【专家视点】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为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文化改革发展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应坚守公共文化服务的“为民立场”,充分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突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公共性和公平性;坚持公共文化服务的“惠民态度”,以特色文化惠民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把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优化的关键环节,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推动“供”与“需”适配,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文化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需要与群众的实际需求深度契合。不难想象,以“单向输送”为主导的文化服务模式常会出现供需错配现象,难以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真实文化需求。通过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注重构建文化需求征集、文化服务评价的运行机制,实现“供需错配”转向“供需适配”的有效对接。
促进“形”与“神”兼备,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业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提质扩量的基础上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增效赋能,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同时,努力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供给形式,在服务内容和情感体验中注入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培育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业态、新场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实现文化服务多元价值的破壁聚合,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美好向往。
实现“横”与“纵”贯通,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结构。党的十八大以来,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形成。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正在从“基本型”向“发展型”“多元型”迭代,应加快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坚持下移重心、下沉资源,扩大优质内容服务范围,延伸服务触角,加速推进文化和其他领域的深度融合、全面聚合与系统集成,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全方位覆盖、链条化运行。
放大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系统集成效应,笔者也有以下几点考虑:
优化资源配置,释放改革破壁效应。促进文化资源的有效流动和高效集成,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转灵活性。打造系统集成的文化教育空间、文化服务空间和文化消费空间,探索公共文化空间一体化运营模式、协同运营模式等多元化运营模式。丰富文化消费场景,激发群众文化消费热情,形成文化经济化与经济文化化的良性互动。
深化体制改革,激发资源聚合效应。推动文化多维价值的横向一体化,激发文化资源在经济、社会和教育等方面的多维价值发挥。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建设,发挥资源聚合优势,促进要素集约利用。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广泛构建、技术平台的高效整合、数智化机制的灵活运转,形成覆盖广泛、互联互通的文化服务网络。
理顺机制运行,发挥链式带动效应。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链条的纵向一体化,以整体带动、突破引领和创新示范为主线,系统化、持续性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链、管理链、服务链的纵深延伸,通过链式高效延展方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价值链的重构提升。深度融合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以协同创新和技术变革激发链式带动效应,以高标准高定位引领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朱旭光、王莹,分别系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