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02日 星期二

    山林即教室 自然即教师

    作者:杜庆章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02日 12版)

      【观察者】

      杜庆章,80后青年学者,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林木遗传育种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林木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提起林业,大部分人的直接印象就是植树造林。其实不然,它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涉及气象学、土壤学、昆虫学、植物病理学、生态学、遗传学、3S地理信息技术、森林经理学、林业经济管理等多个门类。多年来,我们国家的各个林业大学每年向社会输送几万名林业人才,致力于将林业学子打造为精通天文地理、知晓生命万象的博物学家。

      除了专业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林学学子更多的是走进生物学实验室、林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第一现场”开展实验实践学习和锻炼。山中森林的宁静和林业人的淳朴,让林业学子对行业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现实中林业科学技术的前景和森林病虫害的威胁,让大家树立了责任和担当。于是,投身林业科学研究的理想种子萌于山林、始于情怀。

      林业学子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别具特色。我读书时,宿舍内汇聚着林学不同二级学科的研究生,研一理论课程结束后,大家开始了天南海北的实验实践生涯。水土保持专业的研究生常年在内蒙古和宁夏盐池观测站蹲点;野生动植物保护专业的跑到新疆自然保护区调查野马、野驴;森林经理专业的去青海湖、长白山做国土遥感测量;而我作为一名林木遗传育种专业的研究生,除了每年三分之二的时间泡在实验室做生物技术实验,其余时间都扎根于山东和青海等育种基地。林业实践类的培养特色让研究生迅速成长,既锻炼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又培养了青年科学家应具备的学术思维,有利于行业的整体科技水平提升。

      开展林业研究,要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林业实验基地不比繁华的都市,可能仅是一个只能自问自答的旷野山林。林业研究周期很长,林木良种选育一般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必须拥有担当和兴趣才能在这个行业中留下来、钻进去,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林业人。

      因为热爱,所以付出。从事林业科研十余年,我一直保持着每年350天的工作节奏。读研时坐货车往返上千公里运输实验苗、与林业工人一起扦插嫁接育苗等场景,今天仍然历历在目。我在和不同林业人的交往中也学会了为人处世之道。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不断深化着人们对于林业的认识。面对当前林业现代化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的现实挑战,我希望林业青年要坚持国际视野和科技合作,全力推进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融入,强化产学研交叉合作,为林业现代化插上“翅膀”,使其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发展的朝阳产业。另一方面,也希望林业青年坚持把精彩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断破解林业一线的发展难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更多实践探索,真正服务于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

      塞罕坝精神、“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教授……在我们的前方,有很多林业的人和事激励着我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林业发展呼唤人才,更需要全力培养人才。

      如今,涉林高校“新林科”人才培养方案正在不断完善,大家正努力构筑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能统筹生态文明系统治理全局的战略科学家,引导和定向培养扎根林业一线的林业实干家。这正是良好的发展机遇,望广大林业学子加一把劲,将来成为推动林业现代化的领跑者、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者。

      (作者:杜庆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