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绍兵,80后青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毕业于西南林业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药用植物栽培学,主持完成国家级、省级等多个科技项目,获得2019年云南省脱贫攻坚奖“脱贫先进工作者”。
“草果啊,你怎样才能长得好,多结果,不生病?”——从2015年承担云南怒江人才帮扶技术骨干任务起,我几乎每天都跟草果重复着这样的“对话”。
小小草果,曾经只是我大学时书本里的一个自然段、工作后实验室里的一例标本。可如今,我已经“长”在了草果地里,它几乎是我科研工作的全部。
我热爱它,只因怒江的农民需要它。3个县,草果种植规模达110万亩,高山峡谷气候给予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可产业落后、技术欠缺,老百姓曾长期靠天吃饭。
实地考察、选育品种、教授技术、解决病症、联系市场……多年来,除了农科院的本职工作,我把所有热情投入科技助农。
云南山很大,那些需要我们的村寨,往往藏于深山,要翻山、盘江方能到达。2020年4月的一个凌晨,去往福贡县鹿马登乡的途中,我们的车堵在一个寂静的半山腰,杳无人烟,通车遥遥无期。太饿了,我们只好下车,走过吊桥,去江对岸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村寨。
也许大山眷顾我们这些来帮助它的人,远处有亮光,是个寨子。我们敲开一家老乡的门,可不巧,这家傈僳族老乡的话我们听不懂。双方打着手势、嘴里“叽里咕噜”,老乡大概明白我们很饿,想找吃的。他热情地带我们进家门,给我们烧开水、煮面条。
可谁又能说不巧?这家的女主人进屋看到我们时,突然笑了起来,她迅速把培植草果的宣传画册拿了出来,兴高采烈地对着我比画,似乎认识我。
哦!原来,她曾经去过周边的寨子,听过我关于预防作物病虫害的讲座,看过我们的现场种植示范,他们家也种草果。
面条香啊,这是我这辈子吃到的最香的一餐。可我们几个科技工作者都把眼泪流到了碗里。感动之余,我们突然意识到,他们听不懂我们的话,可一旦有农科院的专家来,他们会翻山越岭,从十里八乡往我们的技术培训示范点赶,只为能多学一点点,哪怕仅仅是一点点!他们是多么渴望农业科技,多么需要我们!
在城市里的火锅店、中药堂,草果仅仅是一味香料、一味药,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村寨,这些小小的果果,是很多家庭的经济支柱,是他们提升经济实力融入现代社会的砝码。一个少年曾告诉我,在他眼里最重要的事情第一是阿妈的健康,第二就是林地里的草果。
对于乡村振兴、科技助农的意义,如果不是长年行走在深山、奔波在农林地,我不会体会得如此刻骨铭心。我也更加明白,科技工作者在帮助农民致富的道路上,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去注意,很多人群的特殊情况需要我们关照到。
信心,我一直有。看,即使语言不通,但那一粒小小的草果,不也把科技工作者的心和种植户的心连在一起了吗?
怒江很热,很潮湿,这里的烈日大风已在我脸上雕刻了6年。妻子说我的皮肤要比以前粗糙,朋友说我的脚已经长在怒江的草果地里,我以此为傲。那些健康生长在江岸高山的作物,那些获得更多收入的老乡的笑脸,便是我奋斗青春最好的见证。
(作者:杨绍兵,本报记者彭景晖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