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01日 星期三

    向社会生活深处探寻

    ——《林家铺子》从小说到电影

    作者:郝静静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01日 14版)

        【光的回响】  

        拍摄于1959年的《林家铺子》,作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影片,在最初并未受到广泛关注。茅盾原作、夏衍改编和水华导演的耀眼标签,未能赢得特别青睐。幸运的是,经典终会被再次记起,佳作必将被重新提及。1995年,原广电部电影局、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出版社、北京市委宣传部联合评出中国电影90年10部优秀影片,其中就有《林家铺子》。

        经历过五四运动、中共创建和五卅运动等重大事件,茅盾更加坚定革命理想和政治立场,善于用文字来批判现实黑暗,创作了大量的“社会剖析小说”。他在1932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将笔触深入到中国现代小说鲜为关注的小资产阶级群体,以江浙村镇在这一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为切入口,全景式地展现了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买办资产阶级三座大山压迫下各阶层民众的生活状态,再现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社会情境。作者关注的是更为隐晦且更为深刻的社会命题,努力向社会生活深处探寻,通过林老板身上具有的双重阶级属性强化了其命运的悲剧意味,也丰富了人物性格的多元面向。

        夏衍关注《林家铺子》多年,最终成功地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电影剧本。他深谙原作的真实况味和情感精髓,在保留原作创作理念的同时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恪守了批判力度和客观立场,将价值判断隐藏在画面、场景和人物行为中。林明秀在原著中是单向度的“林小姐”,喜爱东洋货却又害怕同学们的耻笑,不顾家庭面临的实际困难而为自己添置新衣,抗日行为和抵制日货只是弱化为她买衣行为的简单诱因。在电影中,她的形象就较为丰满可爱,自觉主动地走进那个时代风暴,并通过她的视角展现了青年人关心时事、心系国家的美好品质。这样的改编是对民族情感的尊重,是对观众情怀的关照,更是对进步青年的全面刻画。

        影片保留了原著中对林老板双面性的阐释。他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不得不在国民党官僚、土豪劣绅和大小军阀之间左右逢迎,直呼“如此命苦”。他又是一个“还可以压迫人的剥削者”,有着小资本家的精明与投机,所以在王老板困难之际落井下石,也最终把朱三太和张寡妇置于绝望境地。林老板不是一个“十足的老好人”,在被时代裹挟前行中有许多的身不由己,但也不能让观众对他“有太多的同情”。正是这种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深刻展现了那个“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时代,更加凸显了规定情境中的悲剧气氛。

        从这部电影中可以看出,茅盾的创作有着“文以载道”的文人风骨和“教化民众”的艺术担当,善于在冷峻、客观的风格中建构宏大的叙事视角和细致的社会分析。

        茅盾原著的成熟为电影文学剧本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保证了影像化过程中的诗意化风格和隽永悠长的艺术品位。他用细腻的文字,刻画了小资产阶级艰辛的心路历程和复杂的情感转变,用一家人的命运浮沉来展现当时整个社会的黑暗,淡化描写时代背景而深入描摹个人机遇,强化了林老板的心理描写和意识流动,原著中的价值判断通过读者的自我直觉来实现多义层面的文字解码。

        夏衍和水华在电影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画面和蒙太奇语言,用“象外之象”和“味外之旨”创造充满独特寓意的视觉效果,在现实揭示和心理表达中无障碍穿梭。这种隐喻层面的视觉化再现,能让观众更加深刻地体味到茅盾先生参透社会本质的悲苦无助,也更能感受到渗透笔墨纸端的忧患之心。

        林老板内外交困的心理境遇在“立象以尽意”的影像风格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向钱庄借钱未果,拖着“冷了半截的身子”在小巷中落寞前行,此时的俯拍镜头正是“愈想愈仄”的视觉传达,纷落的雪花和催款人的叠化镜头加深了观众对他真实境遇的情感偏向。但是,当他遇到王老板时,因身份转变而引起的情绪转变,在俯拍镜头和仰拍镜头的切换中自然流淌,他俨然从欠款者的悲剧身份中暂时得到解脱,仰拍镜头中的他显得决绝和强硬。场景的刻意安排、心理蒙太奇的独特运用和镜头角度的自由转换,有力地营造出林老板复杂的内心世界。

        作为革命前辈,茅盾有对社会现状的呐喊疾呼;作为文人学者,茅盾有对劳苦大众的悲天悯怀。正是这双重身份,赋予他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现实主义风格对其不仅是符号学意义上的仿真,更是社会学层面上的批判。电影《林家铺子》对小说《林家铺子》的核心叙事准确而巧妙地加以运用,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形成互文共释,成为观照现实的虚拟映射,成为了解特定社会的镜像窗口。

        (作者:郝静静,系山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青年编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