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01日 星期三

    《光明日报》上的茅盾足迹

    作者: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01日 14版)

        ●1949年6月16日,刊发茅盾庆祝光明日报副刊“朝阳”创刊的文章《颂“朝阳”》,文章指出,中国现在是沐浴于朝阳之中了,历史展开全新的一页,中国这一轮朝阳,将把它的光明照射到东方乃至西方的每一黑暗的角落。中国人民翻了身了,人民将发挥出无限潜藏的光和热。而“朝阳”这公开的园地一定也将反映这人民的光和热。

        ●1959年2月17日,刊发茅盾的文章《怎样评价“青春之歌”?》,文章指出,“青春之歌”所反映的历史事实,离开今天有二十多年了。要正确地理解这部作品,我们就得熟悉当时的一切情况,特别是当时青年学生的思想情况。如果我们不去努力熟悉自己所不熟悉的历史情况,而只是从主观出发,用今天条件下的标准去衡量二十年前的事物,这就会陷于反历史主义的错误。我们之所以肯定“青春之歌”,也因为它没有反历史主义的毛病。

        ●1981年4月12日,刊发周而复的文章《永不殒落的巨星——痛悼茅盾同志》,其中写道:他平时躺在床上构思,想好了一段,便立即坐到椅子上,埋头一笔一笔仔细写出,累了,哮喘了,不得不躺到床上去休息,稍微好了一些,又起来继续写,一天一般只能写几百字。他杜门不出,虽然国内国外许多作家希望见他,他也很少接待一般宾客,用他晚年的精力锲而不舍地从事著述。

        ●1982年12月7日,刊发新华社消息《六部优秀长篇小说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报道指出,六部优秀长篇小说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这六部作品是:《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东方》《李自成》《将军吟》《冬天里的春天》《芙蓉镇》。

        ●1994年8月20日,刊发草明的文章《怀念茅盾》,文章指出,茅盾先生一贯赞成现实主义。他认为:“文学的目的是综合地表现人生。”他又说:“一国文艺为一国国民性之反映;亦惟能表现国民性之能有真价值。”那时候,上海文坛上有不少“为艺术而艺术”或是自甘蹾在象牙之塔里的作家。茅盾先生勇敢地提出这种论点,真是维护现实主义的坚定的战士。

        ●1997年9月28日,刊发魏泉琪的文章《走近茅盾故居》,文章写道:半个世纪过去了,但茅公留给我的印象至今不泯:一套很普通的西装,一双很普通的皮鞋。五短身材,谈不上胖,但可以说是结实,近乎圆形的脸,不戴眼镜,目光睿智而有神,一张不算小的嘴棱角分明。他没有讲稿,似乎也没有吸过一支烟……

        ●2017年1月3日,刊发孙郁的文章《关于茅盾的文学批评》,文章写道,茅盾大约借鉴了前人的思想,《小说月报》时期的文章,旧气已脱,新姿渐出,他写《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等文章的时候已经形成了自己通脱的、自然的、属于自己个性表达式的批评语言。他对郁达夫文本的肯定,对冰心文本的欣赏,特别是对鲁迅文本的咀嚼和把握,鲜活而有质感,理论与诗意浑然一体,这时候茅盾的批评观有了西方同时代批评家的风采。

        ●2020年6月19日,刊发林传祥的文章《茅盾的书法》,文章指出,茅盾讲究书写的实用性或适用性,即让人看得懂,也让人看得舒服。从他的早期文章手稿看,他的书写敦厚质朴。他临“董美人碑”,“乱写”中找到了窍门;他看“瘦金体”,虽“未学”,却心领神会;他不自觉将两种书写融合,形成自己的个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