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平方米的车间,10条定制电梯平衡链生产与包装一体化数控装备生产线……现代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自动计长—智能装箱—定长切断—快速安装接头”。操作人员由每班30人减为5人,直接经济效益每年近4亿元。
位于江苏省海安市的江苏兴华胶带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电梯平衡链产业中使用智能包装设备,“工人工作强度降低90%,生产效率提高200%,计长平均误差小于0.2/100m,极大提高了电梯平衡链智能制造水平,领先行业的通用标准。”公司总经理魏伟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是江苏理工学院科研团队的新技术、新产品,帮助企业解决了“痛点”,助力企业“换道超车”。
在电梯平衡补偿链的生产行业,一直存在计长困难、生产效率低下、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江苏理工学院高级工程师杨银忠领衔的团队了解情况后,主动与兴华胶带股份有限公司对接,签署联合攻关协议,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跑出了“加速度”。
如何让科技成果和前沿技术快步走出“象牙塔”,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记者走进江苏理工学院,与该校校长朱林生教授面对面,探寻高校科研成果如何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前不久,江苏理工学院大学科技园金翌分园揭牌,这也是继2017年4月大学科技园成立后,该校又一产业发展的引擎、筑巢引凤的摇篮。首批入驻团队和企业36家。分园以“政产学研”相结合为渠道,拓展新能源、新材料、云计算、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朱林生认为,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应该着力打好“地方牌”,搭台子、架梯子,为产学研提供良土沃壤。为此,该校打造了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园、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等近20个省级以上学科科研平台。此外,该校成立“中—加先进表界面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与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共建常州智能制造学院,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等校地多方合作成立“中澳(镇江)人工智能研究院”,为产学研筑牢根基。
以产学研合作委员会为依托,江苏理工学院形成“平台建设互助,队伍建设互动,科技创新协同,人才培养协作”的“四轮驱动”合作机制;夯实科技创新、工程实践、创业和技术服务等“四大平台”;推行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的“双百”行动计划,教授博士企业工作站、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建设计划,科技特派员(科技镇长团、科技副总)进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大行动”计划。
朱林生认为,高校要真正实现科研创新价值,提高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必须变传统的学术性研究为应用科技转化,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主动对接国家、社会、民众、市场的需求开展科学研究,科技成果才能落地“生金”。目前,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最后一公里”,江苏理工学院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已初见规模,更多的科研成果真正“开花结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学校“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及其深加工”团队以系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研究成果为支撑,自主设计建设20多条资源循环利用国家级大型示范生产线,校企共建20个工程技术中心,培育上市公司3家。其中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已实现年产值10亿元的建设目标。
瞄准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贝绍轶教授负责的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集成控制重点建设实验室,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江苏明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无锡新三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与千人计划(常州)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深度合作研发的车辆智能启停系统,其应用使车辆的污染排放减少40%,节油率达15%,该系统已在全国10余个省份推广应用,产值达上亿元。
走“本土化、特色化”应用型科研之路,让产学研“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这样的案例,在江苏理工学院数不胜数。“学校深耕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化应用研究,在提高服务社会贡献力上发出江理工声音、贡献江理工智慧。”该校党委书记王建华表示,学校将实施科研创新攀峰行动计划,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凝心谋发展,聚力再攻坚,为建设特色鲜明全国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