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热词看变化】
很长一段时间里,乡镇文化站、村里的农家书屋一直是个冷清的地方。虽然国家投入巨资兴建了这些文化设施,但无奈的是乡村群众大都忙于生计,无暇享受“文化大餐”。
近一两年,这种状况在一些地方正在改变。走进江西赣州市安远县孔田镇,最热闹的地方就是镇文化站。文化站的一台台电脑前都坐满了人,有的在处理订单,有的在联系物流公司,忙得不亦乐乎。
钟春梅是镇上的农民。过去,她一直在路边摆摊卖水果。“镇上才有多少人气?想赚钱都难。”她说。转机出现在2015年9月,赣州市在孔田镇搞“文化+电商”服务站点,她便报了名,经过培训,2015年年底,她开起了网店,短短几个月,销售额突破5万元。她说:“山里的土特产对接全国市场,前景好着呢!”
始建于2002年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经形成自上而下较为完备的硬件网络。但是,该工程在网络化与系统性支撑、基层资源需求对接与整合供给、人员队伍保障等方面也存在着突出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三个转变’的发展思路,即从铺摊建点的规模化建设向专业化和品牌化转变;从侧重设施建设向侧重管理服务转变;从图书馆系统内的单一模式向全文化系统及社会化转变。”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李宏说。
农村群众最大的文化需求不是琴棋书画而是致富信息,既然如此,以文化艺术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何不顺势而为,增加服务内容,以实现从文化平台到经济平台、从文化惠民到文化富民的转化?“文化+电商”的服务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2015年9月,赣州市在寻乌、安远开展“文化+电商”建设试点,充分利用乡镇和村两级文化活动场所、站所人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平台和设备,建设综合性的公共服务平台,并以这个平台为支撑,为广大农村电商从业者提供产品设计、创意、策划、包装和公共文化资源供给及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新型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电商”服务模式的推出,搅热了农村文化阵地,开辟了农民增收新路,让农民兄弟既富了脑袋又富了口袋。以前村民对电商接触少,自从村里搞了“文化+电商”,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把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寻乌县南桥镇古坑村村民彭开明高兴地介绍,以前土蜂蜜20元一斤没人买,现在能卖到50元一斤;脐橙价格线下2元一斤,而网上能卖到5元一斤。安远县的“本甄蜂蜜”,则通过网络把蜜蜂原生态的生长环境、采蜜过程、制作流程以及传说故事拍成视频,并针对春节、中秋节等节日进行创意包装,吸引了众多商家订购,现在每斤蜂蜜售价118元还供不应求。正如“本甄蜂蜜”网店店主陈伟坤所说,“文化+电商”服务让他们不仅卖起了产品,还卖起了文化。目前,仅安远一县农村网店就超过1800家,近30万名群众受惠。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乘虎说,对于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而言,公共文化服务在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同时,还肩负着满足文化需求,实现文化惠民的重要功能。“文化+电商”的服务模式,立足“互联网+”的时代浪潮,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拓展为文化富民的技术推手与文化路径,调动了服务主体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构造了文化惠民的升级版,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建平台、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本报记者 韩业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