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1日 星期六

    先担道义,别的——不着急

    作者:张登龙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1日 07版)

        “真的不留了吗?”“不留了!”这是2016年1月22日,我跟原来公司领导正式提出辞职时的简单对话,言辞简单,因为他从我无论如何劝都坚持不喝白酒这一点,就知道我是一个“挺有主意”的人。领导说,我这样的人有自己所坚持的东西,一旦有了自己的选择,就很难轻易被别人改变。

     

    缘起

     

        2015年4月底,我顺利通过了一家很有实力的国企的入职测试,在跟父母说起这个工作的时候,他们都非常激动,因为儿子有了一份稳定、前途光明的工作。在跟村里邻居介绍我的工作时,每次都会“不厌其烦”地解释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是多么厉害的国企。如他们所料,毕业之后在家待了十来天,我便按时进入了这家实力雄厚的国企工作。

     

        不过几十天之后的11月,我告诉家人,“我要去支教”,这几个字甫从我嘴里说出,便遭到了他们的质疑,为什么?为什么要放弃这么好的工作?

     

        这是因为那一年的9月,我偶然看到某支教组织的一条微博,上面有一张照片正是我大学时的好友,他毕业后去了云南支教,那张照片中的他神采奕奕,手里拿着一个弹簧秤,正在称一个笔袋的重量,下面的学生们抬着小脑袋望着他……看到照片的我很受触动。毕业时,我也曾想去西部支教,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但后来因为自己有未还的助学贷款等诸多压力,还是说服自己面对现实,选择了待遇优渥的国企。不过,这一次同学的照片又重新点燃了我内心的那颗火种。

     

    挣扎与坚持

     

        我本就是农村孩子,农村的美好我见过,农村的艰苦我也尝过,现在国家在大力扶贫,积极倡导教育扶贫,而支教正是教育扶贫的一条路。这条路可以让那些还在贫困中度日的孩子们多一些脱贫机会,可以让在困境中的农村焕发出活力,是一件有意思又有意义的事。于是,我想,既然我已经找到了那样一份优越的工作,那我相信我还是有机会找到类似的工作,但是支教,如果不趁着年轻精力充沛时去做,等到将来有了家庭事业之后,恐怕就很难再放下手中的一切去做了。

     

        刚开始遇到的阻力很大,主要是家人的不理解、不支持,不过后来,经过反复解释,虽然不“欣然”,他们还是接受了。当然,做出这个决定之后,我自己很忐忑,也曾想过这次会不会选错了。

     

        要不要去支教?我问过自己很多次,最后,我还是下定决心,来到大山里。

     

        这边的留守儿童很多,有很多孩子上到初三就会辍学去打工。这里有一些父母的想法较功利,在他们眼中,上大学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现在上大学出来工作不好找,再加上读书又读得不好,还不如早点让孩子出去赚钱。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上大学的意义比找到一份好工作要丰富太多,因此,学生的学习态度普遍成问题,学习成绩自然上不去,慢慢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一学期,我从学生兴趣入手,尽量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我教八年级语文,这一学期,我陪孩子们读文章,陪他们演绎课文,让他们自己谱曲唱诗,感受诗词歌赋的韵律,体会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品味文字刻画出来的人生百态。我发现,这样做是有用的。期末家访中,有一个进步很大的学生告诉我,他发现越学越有意思,找到了学习的乐趣。看着他的笑脸,我想我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

     

    “利”应是追求道义所带来的副产品

     

        现在看来,我当时没有选错。

     

        来到学校后,我的每一天都很充实快乐。每当期末我看到了学生的进步,别提多高兴了——有的学生从说话战战兢兢到谈吐自如,有的学生攻克了自己的数学难题并加入了自己喜欢的体育训练队,有的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并不断钻研。同时,我发现自己在支教后,各方面也在进步、改变——承受压力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提升了,我想这比拿到多么丰厚的工资都要宝贵。

     

        我在去参加支教培训临别家乡之时,发过一条朋友圈,“铁肩担道义,不惧入云山”,我觉得自己的选择正是一条力担道义之路。现如今,浮躁之风盛行,很多人为利所诱,频频陷入利益漩涡甚至是诈骗陷阱,古诗文中常常出现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志趣甚至都成了一些人的“笑谈”。

     

        在我看来,“利”应是追求道义所带来的副产品,我们只要潜心做事,做一些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自然能够得到我们值得拥有的“利”,用这些“利”,可以维持我们的生活,可以充实自己,让我们更好地完成自己所担负的使命。然而,现在很多人却本末倒置了,“利”字当先,“义”反倒置于脑后,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越来越空虚,生命仿佛都失去了意义。

     

        好在社会还有很多后来者,那些还未步入社会做出选择的朋友们,那些涉世未深的同学们,你们如果想要去追求稳定高薪的工作,那么请先停下来,停几分钟,想一想,也许我们深入基层,扎根农村,才能担负起“为民请命,为民谋利”的大道义,也许在农村的山水田园间,反倒会得到最彻底的历练,获得最好的成长。牛奶面包都会有的,着什么急嘛!

     

        (作者系南开大学2011级本科毕业生,从某国企公司辞职后选择去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一所中学支教)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