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笔谈】
近年来,“老房子”应该受到越来越多的保护已经成为共识。但有时,保护成了开发的铺垫,为开发而保护,让不少老房子、传统村落为商业逻辑而削足适履。正如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倡导者冯骥才所说,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在“发展”的名义下,正在重蹈城市建设的覆辙,变得“千村一面”。
以保护的名义行开发的目的,其实是把老房子放在资本公式里盘算,如能为资本运作添柴加火,便可经由商业逻辑“改造”,即使破坏了传统民居、村落的生态模式,变成器物层面的仿古做旧,湮灭了内在精神也在所不惜。
这是理想情怀与现实需要的对峙,是亟待化解的矛盾。今天的中国,快速地向城镇化奔去,这不仅是人口的流动、生产方式的更替,也是生态、人文环境的改变,并伴随着以农业文明为依托的一系列价值伦理的瓦解。因此,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文明进程常灌注着张力,有人眷恋于望得见山的诗意,有人却憧憬着大山之外的远方;有人心醉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宁静,又有人盼望着分享现代文明的物质成就。
所以,留不住原生态生活方式,硬生生地留住了老房子,最终只能成为缺乏生命气息的盆景,或是商业喧嚣的闹市。要想留住生活方式,这比留住房子更加艰难,必须在传统与现代的生活模式里找到平衡点,满足物质改善与文化价值、历史意义的复合需求。
这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需要立法层面的设计,专家学者的研究,公众理性的提升,利益的长期博弈。以英国为例,1877年,英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古迹保护团体“古建筑保护协会”就已经成立,随后《古迹保护法令》《城市规划法令》《古建筑及古迹法令》《地方政府古建筑法令》等一系列法规相继出台。上百年的摸索,“繁文缛节”的规定,方形成了人与古建和谐共存的人文生态环境。
总的来说,传统村落退守、生活方式转型的压力将长期存在。留住其精神气质,需要的是一场共同参与的社会动员。但在实现目标之前,首先得谢绝急功近利的利益盘算,对待传统要慎重,毕竟拍一次脑袋容易,后悔的机会却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