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多次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论述。这一论述,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性新特征,作出的科学论断。我国经济发展能否在新常态下,实现新的目标,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问题。
适应新常态,必须正确认识新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目前已开始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正从规模粗放型增长转向质量集约型增长,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一时期既充满新机遇,也要充分认识到新挑战。适应发展新常态,必须保持战略上的定力和发展的平常心态,聚焦发展问题,认真练好内功,为推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适应新常态,必须努力把握新机遇。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不仅会创造出更多、更新的市场需求,还会带来更全面、更深刻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需求结构再平衡,为我国经济提供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结构调整、转变方式、创新驱动,这些都孕育着新的机遇。从区域发展来看,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回旋空间较大,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进,必将助推新一轮经济发展。
适应新常态,必须创新发展新思维。适应发展新常态,必须从传统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在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方式上,都要尽快加以调整。要从盲目追求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从注重要素投入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含量,推动经济由数量发展转向质量发展。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适应新常态,必须实现改革新突破。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亟待突破,包括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解决市场秩序不规范、规则不统一、竞争不充分的问题;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同时引导、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问题;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财权事权合理划分问题。这些都关系能否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适应新常态,必须乘势而上有新作为。适应新常态,必须乘势而上,引领新常态,敢于担当,有新作为,有大作为。适应新常态,需要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主动作为的工作状态,需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的改革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