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米伦科学与教育集团旗下的《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诞生于1845年,是美国历史最悠久、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杂志。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它一直是科学奇迹的见证者:从达尔文、爱迪生、莱特兄弟、爱因斯坦到比尔·盖茨,它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向全世界介绍了一个又一个重大成果,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精英人群。
《科学美国人》169年的传奇值得回味,它在今天为科学传播所作的努力也值得借鉴。9月9日,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召开前夕,记者采访了前来中国天津参加论坛的《科学美国人》主编玛莉特·迪克里斯蒂娜(Mariette DiChristina),希望与大家一起了解这本杂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责任与使命
记者:是什么激励着你们将这份杂志如此长久地做下来?
玛莉特·迪克里斯蒂娜:《科学美国人》于1845年由发明家及画家鲁弗斯·波特(Rufus Porter)创立,后出售给了两个年轻人,他们创立的公司Munn & Co延续了《科学美国人》的百年成长史。他们建立了美国专利局的第一个分支机构。所以,《科学美国人》报道了许多专利发明。一百多年来,许多科学家都为杂志供稿。托马斯·爱迪生曾来到杂志办公室展示过他发明的留声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以及15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为《科学美国人》杂志撰稿250多篇。
《科学美国人》起初是一周一刊,有些像报纸,后来变成现在的杂志。自创立以来,我们一直都肩负着一个使命:传播科学,与公众分享科学的价值和奇妙之处。1845年创刊时,订阅一年的《科学美国人》需花费两美元,但是在杂志第一期上,编辑们承诺其价值将会是“在学校教学收获的五倍”,因为它可以帮助年轻人及其家庭获得科学资讯。
记者:作为一名女性,在致力于科学传播的道路上,你会否感受到比男性更多的压力?
玛莉特·迪克里斯蒂娜:能够成为《科学美国人》第一任女主编,我感到非常荣幸。这在我意料之外,所以,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评论这件事。一开始就任时,很多人都问我:“作为首位女主编,你要如何去改变这本期杂志?”我想:我是第一位女执行主编啊,我都做了八年了,大家可能没注意到这个。我的大女儿对我说:“妈妈,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自己钦佩的人,这是件好事情。”我会尽力不辱使命,我希望自己已经做到了。
实践与探索
记者:在如何把科学界与公众联系在一起,以促进科学普及方面,《科学美国人》作出了很好的探索和实践,比如“带科学回家”“全民科学”“千日千名科学家”。为什么要设计这些科普项目?
玛莉特·迪克里斯蒂娜:有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那就是:科学的未来,所以《科学美国人》对年轻人倾注了极大的关注。
通过“带科学回家”,我们希望让更多的科学知识走近年轻人及其家庭。通过“千日千名科学家”,我们帮助更多的科学家走进课堂与学生见面。我很喜欢这个项目,因为科学家们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Skype、网络视频等与年轻人有更多的交流联络。此外,我们还参与了谷歌科学竞赛,让更多年轻人能够通过数字工具参加会议并展示自己的科学发现。
记者:在网络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科学美国人》受到的冲击和影响大吗?对此你们如何应对?
玛莉特·迪克里斯蒂娜:《科学美国人》在20年前就通过“美国在线”这个渠道建立了网站,那时其他杂志还都没有网站。我们一直非常愿意与喜欢科学的人们分享知识。每当有新的传播科学的方式出现,不论是因特网、应用程序,还是推特、脸书、播客、视频,只要是谈科学,我们都会选择尝试。
记者:一直以来,《科学美国人》的网站博客活跃着很多忠诚的作者,他们为网站提供知识和新闻素材。如何吸引并留住他们?
玛莉特·迪克里斯蒂娜:《科学美国人》有两类作者:一类是科学家,他们将自己的科学发现写出来;一类是像我们这样的记者,能够与科学家沟通,讲述他们的故事。博客的作者也是如此——其中包括写自己研究的科学家,也有写专业动态的记者。我们有各种各样的人士,这很重要,因为科学是专业的,是全球性的,需要大家相互合作分享知识。要揭示我们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也需要各类科学。所以,将各种思想、不同的科学门类和科学家汇聚在一起,建立合作并分享知识非常重要。
《科学美国人》网站每月的访问人数大概有600万人次——这在中国可能不算多。我们能留住这些作者,是因为他们需要凭借这个平台获得更多读者。而且除了美国版,我们还有14个其他语种的版本。此外,我们也会付给一些作者费用。
信心与理念
记者:在你看来,中国的科学发展前景如何?哪些领域你比较看好?
玛莉特·迪克里斯蒂娜:中国政府在科学研究方面投入了很多,特别是近几年,战略性愈发凸显。比如农业科学,中国政府的投入很多,收效也非常明显。再如污染治理、可再生能源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很多文章都来自中国科学家,中国在这一领域显示了很强的实力。中国正在强化一些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投入,从而成为世界科学研究的领头羊。当然,这不仅对中国有利,中国的科技进步也会惠及整个世界,毕竟科学是无国界的。
记者:包括中国在内,《科学美国人》先后在十几个国家落地生根。你希望《科学美国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递怎样一种理念?
玛莉特·迪克里斯蒂娜:每个人都可以阅读杂志的美国版,但这还不能满足全世界的需求。世界其他地方如中国、意大利、日本等有不同的兴趣偏好,包括会偏重于探讨自己国家的科技发展问题。所以,我们想做两件事:一方面,我们要与世界分享最尖端的科技,让不同语种的编辑把文章翻译成各国语言,方便当地读者阅读,并加入他们自己国家的内容。另一方面,不同国家读者的兴趣点不太一样,中国读者喜欢科技和新发明一类的文章,德国读者希望看到更多的学术性内容,而法国读者则对数学更有兴趣。只有为各个国家提供定制的内容,才会更容易适应该国读者的需要。
创新来源于科学,需要充满希望地去不断努力。不同国家的读者拥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对未来有期待,充满好奇心,我们愿意将这些对科学充满好奇心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成就非凡的事业。(本报记者 张蕾 光明网记者 刘诗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