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简称国史)作为断代史,诞生只有短短60多年时间,但这是仍在继续的历史,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文明史上的意义,乃至在世界历史上的意义,都是巨大而深远的。因此,以这段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国史学,尽管还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然而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在历史学科中的地位也相当重要。
目前,国内外关于国史研究的著作不少,主要是关于国史中某些具体内容的研究成果,也有少部分关于国史研究方法等的专门论述。从史学理论的角度,从促进国史学学科发展的角度,比较系统地总结国史研究概况,分析国史研究重大问题,这方面的著作还是很少见的。前一段时间推出的滕方炜、许海清合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概论》(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出版)是这一领域的有益探索。
这本著作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始终如一地坚持将国史学放在史学视域中。这个问题看似很基本、很简单,实则是国史学领域一个非常重要、很受困扰的问题。在国史研究中,经常会面对这样两个质疑:其一,这种研究是属于国史范畴,还是属于党史范畴;其二,国史研究能不能规避现实政治的影响,真正按照史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展开。这样的质疑,常常使一些国史研究成果被怀疑不是史学成果,而是党史或者政治学成果,甚至被怀疑不是学术成果,而是政治宣传文章或者纪实文学作品。这样的质疑,之所以能够干扰国史学研究,跟一些国史学工作者、史学工作者和读者,对国史学的史学性质认识不深、把握不准有关。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执政党的地位,以及在领导国家建设中做出的丰功伟绩,决定了党史与国史是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国史作为当代史的性质,决定了其研究过程必然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因此,面对质疑,正确的态度是既不回避、也不迷惑,而是恰当地把握好度。在这个问题上,这本著作深刻地分析了把握好度的重要意义,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办法。其基本理念就是:始终把国史学作为一个史学分支学科来对待。循着这样的理念,有关史学研究中的一整套基本的理论和方法都可以在国史研究中得到运用;同时,再进一步结合当代史的特点,探索国史研究特有的理论和方法。
这本著作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特点,就是对国史学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恰当点评,对未来发展方向形成了有益思考。对国史学地位的认识,史学界是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的。这本著作围绕这个过程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清晰地勾画了国史学的发展历程。从这个历程中,读者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国史学的发展和走向是符合人们关于科学的认识规律的,是许多学科发展都必然经历的。在总结国史学发展历程时,这本著作很难得的一点就是,以夹叙夹议的方式边总结边分析点评,使读者对国史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有助于国史学工作者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使命。难能可贵的是,这本著作并没有把重点局限在总结回顾上,而是以此为切入点,提纲挈领地对国史学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引出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思考。这样的思考问题方式和写作方式,搭建了这本著作的基本研究框架,也为国史学工作者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维度。在这些问题的研究思考上,作者是十分严肃的,也是很有思想深度的。比如,关于国史研究的任务、重要性,以及国史的价值与功能的论述,这本著作立意高、视野宽、阐释透,有利于读者深化对国史学的认识;再如,关于国史研究的主要历程、取得的成就和存在不足的论述,这本著作资料详实、概括科学、分析独到,有利于启发国史学工作者更好地把握学术研究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等等,反映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对关心国史研究、从事国史研究的人都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