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2月10日 星期三

    本报专访:作家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本报记者舒晋瑜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2月10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以文学的方式记录小康、为民族复兴书写“信史”,是中国文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的脱贫攻坚战中,从来都不缺少文艺的身影。作家如何更好地深入脱贫攻坚现场,打造文学精品?中华读书报记者近日专访部分作家。

        “关于对脱贫攻坚进行书写的这道大题,在动笔之前,必须要进行认真地审题和思考,我们对这件事情到底如何理解?我们要写什么?什么是必要的什么是没有必要的?什么是表象的什么是本质的?文学究竟应该关注什么?怎么写才能更加凸显这个主题的意义?”作家任林举认为,每一个命题写作都是一次开卷考试,因为每一个开卷试题都没有标准答案,答得好坏,最终得分情况,与答题人的思维、理念、学识以及能力发挥情况有直接关系,与判卷人的见识、水平和公正性也有直接的关系。这是一种双向检验。全国各地的情况大致一样,很多东西都是程序化的和凝固的。如果作家每一个人都让自己的笔运行在整体氛围、过程、方法、项目、成效和结果等这些表层表象上,不管付出了多少劳动终究是毫无意义的,不论怎么讲,也难以抵达文学应有的高度和标准。对于自己的写作,任林举选择放弃高大上的角度,只写小人物,只写基层工作者和普通农民。“这次扶贫攻坚,有这样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它的重要性和重大性;二是参与的层面多,从中央到地方,从干部到群众,从机关到企业,从城市到农村,基本涉及所有的行政层级;三是参与深度比较大,很多高层和上层管理人员直接下到基层与普通的农民面对面对接,一下子就打破了原来的行政管理模式,也打破了原来的信息和行政管理壁垒,使很多的精神要素释放出来。就像一场雨突然落到了草原,烟尘、声响、无声的交融和暂时的混乱同时迸发,但生机和真的欲望也都释放出来。”任林举说,他花了近两个月的采访,听各种身份的人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最大的感触和收获,就是体察到了各种精神力量的交织和互动。文学,就是要关注、展现人们的心灵和精神世界。

        江西省的赣南地区,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作家王松的报告文学《映山红,又映山红》主要写了当地扶贫工作最有特色、最具成效也最有代表性的五个县──于都、石城、兴国、全南和龙南的脱贫攻坚故事。以散点结合全景式的结构,把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与当年的红色历史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具体的故事和人物的细节,也有深刻的思考和政论的思辨,更有历史纵深感和全球视野。而在写作报告文学《映山红,又映山红》时,王松的感受是全新的。

        真实和思考,赋予“报告文学”力量。而在真实的基础上绽放的虚构,也才使小说充满魅力。王松的赣南之行,也是一次走向真实深处的“绽放”之行。他在将近4万平方公里的赣南大地上,在峻岭重重的深山大沟里,在乡村的腠理中去了解真相。

        “这些真相没有‘等’在那里,只能靠我自己去寻找。因为真相中的人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他们分为两种人,一种是“帮扶者”,另一种是“被帮扶者”。“我每到一个村庄,都要到田间地头,各种大棚,种、养殖场地,烧酒坊和油坊乃至山林深处去寻找他们,而且和他们交谈必须要注意效率,因为他们没有太多时间,我也不忍心占用他们太多的宝贵时间。”王松能感觉到,在采访被帮扶的村民时,他们内心想要表达的,总是大于表达出来的。但他觉得这些都没关系,这种采访主要是与对方心灵的沟通,有了这种沟通,他们原本不太顺畅的话语,听起来也会感到顺畅,甚至他的理解,也会大于对方已经表达出的意思。他说,小说人同样需要不同于采风的采访。这会使作家本来像一只鸟一样任思绪和想象在空中飞翔的小说家,变成一只穿山甲,钻到大地腠理的深处去发现真相。同时,也如同充电,用真实来让自己的作品、自己的思想和想象充满力量。“可以肯定,这样感受了真实的力量之后,当我们的小说家再由穿山甲变回一只鸟,它的每一根羽毛就都会坚实起来。当它重新飞向蓝天,它的飞翔虽然还是飞翔,但姿态和高度,肯定就不会同日而语了。”

        关于如何看待脱贫攻坚题材的创作难点,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认为,好故事必须要有好的讲法与之匹配,好的讲法才能够传达出好故事的精髓。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完成后,中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创作的难点也在于此,如何讲好发生在今天中国的乡村巨变故事,是对当代作家的一个巨大考验。优秀作品不仅能让世界读者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能让他们领略到中国文学的魅力。在谈到作家如何才能提高完成度时,何向阳表示,田野调查是必不可少的。最关键的还是到现场,去和鲜活的生活对接,和奋斗中的人民一起。简单的接触还不够,而是要与人民心心相连,使“我”与“他们”在共同的相处中最终成为“我们”。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作家关仁山正是这样的一位践行者。在创作《太行沃土——河北阜平脱贫攻坚纪事》时,因恰逢疫情期间,他曾尝试电话采访,因为听不懂当地老百姓的口音,只能暂时停笔。到了3月初,他从北京再次去了阜平。“在走访期间,我每天都被当地百姓的故事感动着。这里的人民淳朴、勤劳,默默地干,拼命地干。阜平宣布脱贫‘摘帽’的那一刻,有人笑了,有人哭了。脱贫攻坚的故事,其艰难,其荣耀,足以载入人类发展史册。”关仁山说,在创作中,他进行了大量走访,除了史料价值,更注重感染力,把握住一个“情”字,大情和大爱。“过去对乡村题材的书写,我们基本保持的是恋旧的乡愁情调,对贫困的根源没有深入反思。这次视角变了,干部和群众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敢于奉献、敢于担当,这样的叙述本身就是新意。”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认为,脱贫攻坚题材的文学创作,大多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但又不能局限于此。作家要从一村一地的脱贫实践中,写出这个时代前进的步伐。这考验的不仅是作家们对纷繁生活和世事变迁的把握能力,更考验着作家们对于时代的理解能力。作家需要有宏大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既从国家大事中看到凡人小事,又能反过来以小见大,准确地寻找和刻画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