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4月17日 星期六

    温度:让猫咪变色,海龟变性

    《 文摘报 》( 2021年04月17日   06 版)

        天气越来越热,养了暹罗猫的铲屎官都知道,气温一降,自家毛孩子就变身“挖煤工”,毛色越来越深,称它们是“猫中变色龙”真是一点都不夸张。

        为了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得认识一个基因——TYR基因。它是负责合成酪氨酸酶的,这个酪氨酸酶可不简单,它参与黑色素的合成与色素沉积。一般来说,酪氨酸酶的活性越高,黑色素就合成得越快越多,动物毛发的颜色也就越深,反之则呈现浅色。

        但暹罗猫的TYR基因有些特别。它发生了突变,在合成酪氨酸酶时出现了缺陷,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如果完全失去作用,暹罗猫也不会有这种“变色”的特异功能,但神奇的是,这种有缺陷的酪氨酸酶仅仅是无法在正常体温下起作用,一旦皮肤温度降低到33℃以下,它就会恢复活性,又能正常工作了。正是这个原因,导致暹罗猫一到冬天就开始越来越黑。拥有这种神奇的“换装”技能的动物并不少。比如一些兔子(喜马拉雅兔)也会出现类似的突变。

        不过,这还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因为有些动物连性别都是温度说了算。曾有研究团队专门调查了澳大利亚大堡礁北部的绿海龟,发现在温度稍高地区孵化的小海龟,99%为雌性,而在温度较低的海域,雌性的比例明显降低,大约为65%~69%。后续研究显示,绿海龟孵卵的沙滩温度超过29.3℃时,雌性幼海龟的比例会显著增多。

        通常来讲,生物的性别由遗传物质决定。不过,自然界有一些生物的性别受环境影响很大。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正是温度。温度对动物性别的影响有多大呢?举例来说,34℃下,奥利亚罗非鱼生产的后代有97.8%为雄性,27℃下则63%为雄性。

        (《羊城晚报》4.5 鲈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