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沽城区北部,有一座横跨蓟运河的铁路大桥,这就是中国铁路史上第一座铁路大桥。它始建于光绪三年,迄今已有100余年历史。
当时,清王朝修建二十里路线的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以供运煤,并于光绪七年(1881年)竣工。随后,于光绪十二年延至芦台。清王朝出于军事目的,又于光绪十四年3月展线至塘沽,8月又延至天津,称“津唐铁路”,亦称“津沽铁路”“北洋铁路”。百余年间它饱经沧桑,屡遭磨难。
如今,在汉沽守桥部队院内,横亘着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唐津铁路汉沽桥记》的碑文,落款是:光绪十八年十月上浣北塘众船户公立。
光绪十三年始建汉沽铁路桥,翌年竣工。铁桥使用的钢材为英国制造。桥梁由直径30英尺的铁梁5连、80英尺旋开桥一座和直径50英尺的铁梁10连构成,全长20英尺。桥基和桥墩之中,几个桥墩因工程速成的需要,用木制的以外,其余的全系石造结构。筑桥的工程师,所传是比利时人。该桥的桥身之一段可以旋开,这是因为当时蓟运河河运繁忙,过往船只甚多而决定的。
此桥即第一代桥,于光绪二十六年,毁于抗击八国联军之战,致使中断了火车运行。同年九月,八国联军占领了汉沽,此桥主要由德军掌管。光绪二十七年由德国工兵架设了临时木桥,桥长仍为720英尺。此即第二代桥。桥架成后,虽然解决了急需的铁路运输问题,但桥中行间极为狭窄,而且高出水面仅8英尺上下,每逢河水涨满,特别是在冬季流冰时,直接威胁木桥的安全,危险性极大。
光绪三十年重新架高新铁桥,于翌年7月竣工。此即第三代桥。此桥行间由200英尺的两连、100英尺的一连和50英尺的一连构成,资费17.25万银元,桥长642.79英尺,由日本人曲辰三郎监督修建。筑桥工程师据民间传说是法国人。时称“北塘河铁桥”,解放后统一编称下行“55号”桥。于1952年进行一次改梁。此桥的形态呈“工字梯形”。
“七七”事变后,日本为了掠夺我国资源和扩大军事侵略,强迫我国大批劳动力修建北京——唐山复线。在1943年原铁桥南侧再架设一座铁桥,于翌年竣工。此桥所用的钢材均由外国进口,由山海关桥梁厂拼装。该桥形态呈弧形,长度与北面的下行“55号”桥基本相同,解放后统一编称上行“56号”桥,与下行“55号”桥同为第三代桥。两桥相距90米,均为单轨铁路桥。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强烈地震波及汉沽,两座铁桥震损,桥身出现倾斜,严重影响桥的荷载能力。当时人民解放军为支援抗震救灾,架设舟桥抢运救灾物资,抢修震毁的铁路,修复了铁路桥,保证京山铁路大动脉的畅通。
地震后重建汉沽铁桥。1981年8月开工,1983年8月竣工,由原铁道部大桥局施工。全桥由三跨,各长80米的双线连续钢桁架梁和一跨长32米的双线半窑式钢桁架梁组成,主桁高11米,宽9.8米。此即如今的第四代东西横跨蓟运河上的京山铁路汉沽铁路大桥。
(《今晚报》3.1 王雅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