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19日 星期三

    五等小站夜间忙

    作者:本报记者 丁一鸣 常河 本报通讯员 李明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19日 10版)

      【春运进行时】

      春运渐近尾声,2月16日晚,中国铁路上海局合肥电务段六安电务维修工区独山镇站机械室依旧灯火通明。“工具仪表检查齐全、备品备件性能良好、设备温感测试正常……”多少年来,信号工孙东晖早已习惯了一边巡视设备一边喃喃自语。

      独山镇站在大别山脚下,是沪蓉高铁合武线上的一个五等小站,日常仅有1名电务职工、2名车站职工驻守。

      小站虽小,可责任不小。尽管只有4个股道、8组道岔,也没有列车停靠,但独山镇站一头连着六安、一头连着金寨,可谓高铁列车进出大别山的“咽喉”,春运期间每天有220对高铁列车经此通过。

      巡视完设备,孙东晖快步走向行车室,与车站站长蒋林一道确认夜间“天窗点”需处置情况。“近期山区昼夜温差大,更不能麻痹,今年春运能不能完美收官,就看这两天了!”两位老伙计相互鼓劲。“站里就仨人,成天在一起,跟一家子似的。”孙东晖说。“你跟家里人在一起哪有咱仨在一起时间长?”蒋林开着玩笑。

      这一晚,孙东晖心情格外好,因为是集中检修的日子,工区其他4名工友将和他一同作业,“难得‘热闹’嘛!”“今年春运天气真‘给力’!没有大范围雨雪,设备状态也很稳定,今天调阅2号道岔尖轨曲线,发现有个‘小鼓包’,一会儿咱们重点看看。”孙东晖告诉工长汪锐。

      0点,“天窗点”作业命令下达,孙东晖和工友们到达异常位置,分头查看情况。“问题出在尖轨后部的顶贴缝隙!”凭借多年经验,孙东晖没一会儿便找到了“罪魁祸首”,招呼汪锐一道处理。

      凌晨4点,作业结束,故障顺利排除。“东晖,我们撤了,给你们带了点牛肉在冰箱里,记得吃,这儿就交给你了!”汪锐叮嘱。

      说完,几顶“黄帽子”消失在夜色里,小站又恢复了平静。

      (本报记者 丁一鸣 常河 本报通讯员 李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