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18日 星期二

    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儿科医生“上岗”

    作者:本报记者 詹媛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18日 08版)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据悉,患儿出现抽动症状已有3周,病因复杂。家长带着患儿先后就诊于天津、北京的多家医院,但诊疗结果并不一致,此次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希望得到确切有效的诊治。

      与以往不同,此次会诊还多了一位“神秘医生”——北京儿童医院依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研发的AI(人工智能)儿科医生。这是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儿科医生。

      在详细查阅就诊记录、询问病史,并认真讨论后,北京儿童医院的专家们认为患儿需要进一步进行局部磁共振评估。与此同时,AI儿科医生也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工程师将患者的主诉和病历资料输入模型后,得出了与专家组会诊结果高度吻合的建议。

      倪鑫介绍,此次参与诊疗的专家型AI儿科医生是北京儿童医院正在研发的儿童健康大模型系列产品之一,整合了该院300多位知名儿科专家的临床经验和数十年的高质量病历数据,通过结构化临床推理范式训练构建起覆盖儿童常见病与疑难病的立体化知识体系。“自1月18日上线后,经过近一个月的内测认可,2月13日开始临床应用。它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医生快速获取最新科研成果和权威指南,辅助医生进行疑难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从而提升临床决策效率。可以说,其正式‘上岗’开启了‘AI儿科医生+多学科专家’的双医并行多学科会诊模式。”

      “新时代的儿童健康从大模型开始!”倪鑫表示,专家型、家庭型和社区型AI儿科医生陆续“上岗”,全方位覆盖基层医疗机构和家庭健康管理等多元化场景,将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和高质量发展。通过技术赋能,让有需要的孩子都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为全国3亿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詹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