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19日 星期日

    河北石家庄:打造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

    作者: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 赵元君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19日 02版)

      在手机上打开“石家庄灵活就业云平台”小程序,点击“我要找活”,查看实时更新的岗位。对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朝阳社区的居民马艮平而言,如今找零工再也不用四处奔波了。

      近年来,石家庄采取线下“大市场”加线上“云平台”相结合的模式,依托乡镇、村庄社区居委会、驻石高校等广泛建设灵活就业服务站,构筑出15分钟就业服务圈。

      马艮平告诉记者,这几年因为儿子卧病在床,她只能在附近找些零工。2023年,朝阳社区建设了“智慧朝阳就业服务站”,在就业专员的指导下,她注册了“石家庄灵活就业云平台”,并在上面顺利找到了多份家政保洁的工作。

      马艮平所说的“智慧朝阳就业服务站”就位于朝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大厅里。走进大厅,一块屏幕上显示着辖区内的产业分布、人口构成、就业数据等情况;另一块则连接着“石家庄灵活就业云平台”小程序,就业者和用工单位负责人动动手指便能完成求职报名和招工发布的操作。

      “我们采取线上加线下的方法引导居民就业,哪怕不擅长智能手机也能在就业专员的帮助下实现求职。”朝阳社区党委书记张斌介绍,除了有两名社区工作人员担任就业专员外,网格长、楼院长、单元长等兼职就业专员也会通过微信群为有求职需求的居民提供帮助。

      如今,像这样的就业服务站在石家庄市比比皆是。目前,石家庄市本级和22个县(市、区)已建成23个灵活就业市场,1230个灵活就业服务站。

      数字赋能让就业帮扶更加精准高效。石家庄市人社局打破原有灵活就业市场线下聚集的模式,发挥“互联网+”优势,创新开发了“石家庄灵活就业云平台”。石家庄市就业服务中心劳动力市场办公室主任李清开介绍,该平台将有灵活就业意愿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纳入其中,对双方提交的薪酬待遇、工时、资质等信息进行自动匹配,实现“从人找工作到工作找人”的服务升级。

      “为了保障求职者和用工方的利益,平台会审核注册企业的资质,并实时监控招聘信息,对不合规的招聘信息第一时间‘下架’。求职者实现就业后,平台也会监督企业在45天内支付工资,一旦发生拖欠,平台会及时了解情况,劳动仲裁、劳动监察等部门也会介入调查。”“石家庄灵活就业云平台”的运营单位、河北冀联人力资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线上,动动手指就能找到心仪的工作,线下,招聘会也开到了居民家门口。

      不久前,桥西区留营街道凤桥街社区联合石家庄灵活就业市场举办了一场人才夜市线下招聘会,吸引了15家用工单位和辖区内的100多名求职者参加,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搭建面对面、零距离交流平台。

      “每个月我们都会下沉到就业服务站开展招聘会,线上线下同步启动,给用人单位更多展示和介绍自己的机会,也让求职者能了解更详细的信息。”李清开说,依托“石家庄市灵活就业云平台”和覆盖全市的灵活就业服务站,石家庄构建形成了覆盖面广、服务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12月底,石家庄市灵活就业市场体系共提供就业创业服务36.7万人次。

      (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 赵元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