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06日 星期二

    融传统文化于“五育”,家校社各有优势

    作者:孙旭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06日 14版)

        1月24日,在山东省乐陵市朱集镇文化站,农民画画师在创作龙年年画。新华社发

      在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落实过程中,如何抓住时机,充分利用各种元素开展熏陶教育,让青少年过一个“龙味儿”浓厚且充实、有收获的寒假?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感、亲切感,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实施“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感受传统优良家风。让青少年在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中感受传统家风,是培育其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有效方式。学校可围绕家风家训、家书家信等主题,精心组织“家风在我心”作品征集等活动,通过传统铭文、名言警句、家庭故事等形式引领青少年感受传统优良家风,增强对家庭和睦、长幼互亲、父慈子孝、勤俭持家、睦邻友善等传统家庭观念的认同。社区可举办“弘扬传统家风,争做龙的传人”等活动,邀请家长或当地文化传承人开展讲座、展示,让青少年了解传统家风和地方文化特色,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开展智育实践活动,领悟古圣先贤智慧。青少年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培养历史思维、创新意识等重要素养的黄金阶段。学校可以将“行走的课堂”实践课程纳入寒假作业范畴,鼓励青少年参与异彩纷呈的智育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拓宽文化视野,提升综合素质。如推荐传统文化研学路线,用好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实地探访古代书院、传统聚落、古街市、考古遗址等,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与习俗。再如,完成一项社会调查活动,出一期龙年春节手抄报,内容包括春节的来历、民俗、家庭几代人过春节的对比等,使学生深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图书馆也是开展智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可通过举办“书香迎龙年”系列文化体验活动,开展如龙年猜灯谜、贴挂笺,“龙年的礼物”文房四宝制作,“寻龙味迎龙年”亲子阅读等活动,让青少年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领悟古人智慧,感受传统文化韵味。

      开展体育实践活动,汲取中华体育精神。中华体育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是家庭、学校、社会开展文化育人的宝贵资源。学校、社会应鼓励和支持开展以龙为主题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例如舞龙灯、中华武术等传统项目。舞龙灯作为一项传统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国龙的精、气、神、韵等特质,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学校可组织“喜庆度元宵,趣味舞龙灯”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体验舞龙灯项目,了解舞龙的起源、发展与文化意蕴。中华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蕴含丰富的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价值理念,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少年宫、青少年服务中心等平台可尝试举办“中华武术冬令营”等活动,鼓励青少年练习《龙的传人》等经典中华武术操,增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扬体育道德风尚。

      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向内探求主体性的美育精神。美育有助于提高青少年人文素养,培养豁达胸襟,涵养高尚情怀。书法、国画、乐曲和舞蹈不仅是弘扬美育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美育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载体。学校可结合当代青少年成长特点与规律,做好寒假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内容策划,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写龙字送祝福、中国龙白描图谱等美育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对书法、国画等的兴趣。同时,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协助地方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非遗馆、音乐厅、剧院等场地结合自身特点,开展面向青少年的美育实践活动,陶冶品格、艺润心灵,培养青少年更高远的精神追求和更雅致的文化趣味。如地方美术馆可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合作,为青少年定制适龄的美学教育实践活动课,吸引青少年参观和欣赏以龙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了解其历史背景、创作过程和艺术价值,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地方音乐厅、剧院可与少年宫合作,为青少年对接艺术家资源,鼓励青少年观看和欣赏《中国龙》鼓乐表演曲目、《龙翔操》古琴名曲等,感受中国乐曲的韵律和美感。

      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体验传统技艺乐趣。培养青少年爱劳动的习惯,使其理解劳动的意义,离不劳动教育。学校、社区应以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使青少年了解生活、丰富体验、学会技能、热爱劳动。学校可与社区合作,搭建校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基地,设计并开发彩塑、木雕、布艺、刺绣等具有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特色的活动课程体系,让青少年亲自体验传统手工精湛的制作工艺,培养自己的手工技能和创造力。再如,鼓励青少年参与“创意手工,生龙活虎”创作活动,学习制作贺卡、剪纸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在实践中切实体会传统手工创作的乐趣,发挥创造性劳动塑造健全人格、磨炼顽强意志的育人作用。

      寒假不仅是青少年休息和充电的时段,更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育人的重要窗口期。三方应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引导青少年亲身参与“五育”实践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提升综合素养。

      (作者:孙旭,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