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28日 星期二

    济南大学:推动“四链”深度融合 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刘珂珂 张 伟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28日 08版)

      近年来,济南大学主动强化财政与社会资源统筹,探索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共引、共享、共用机制,有机衔接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推动学校教育良性发展。目前,学校已与相关企业合作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70余人,专业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化工等10余个领域,形成“一人双岗、就职高校、服务产业”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学校联合企业建立人才共引机制,坚持破除体制壁垒,坚定破解人才引进长期存在的“需求不精准、机制不灵活、激励不充分”等难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引才“职称评审难、项目申报难、工作不稳定”的问题,彻底打破政、校、企三方引才用才的体制机制壁垒,推动引进人才的层次、精准度、数量等实现新突破。近年来,学校与浪潮集团等公司合作共引人才,为信息学科引进博士10余人,有效破解高精尖人才引进难题。

      结合学校人才需求与企业技术研发、工艺升级、市场开拓等实际需要,校企共同提出人才引进的岗位要求和条件,共同考察和引进符合需求的人才,与人才共同签订工作协议。学校将共引人才纳入事业单位管理,提供基本薪酬、缴纳社保等待遇保障;企业根据共引人才服务生产所作贡献提供绩效奖励。学校对共引人才给予灵活、弹性的工作时间,并在职称岗位评聘、财政科研项目和人才计划申报、出国访学进修、学科团队建设等多方面给予倾斜;企业在实验场所、仪器设备、配套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学校重点考核共引人才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成效;企业重点考核共引人才在技术攻关、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等领域工作实绩,并根据联合考核结果兑现绩效奖励和岗位晋升等待遇。

      通过“四链融合”,深化协同育人,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将共引人才在行业企业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同步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学校与金城医药集团合作的氨噻肟酸新工艺仿真——实训综合实验,入选国家一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与中建八局在BIM、数字孪生、新型装配式结构体系方面共同研发取得的成果,应用于《BIM技术应用》《装配式建筑》等课程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学校瞄准产业方向、企业需求精准开展科研创新,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攻克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助推企业提质增效。学校与山东莘华建工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进博士7人,集中开展智能隔热玻璃和智慧转光农膜研发,已完成发明专利申报7项,目前进入产业化推广使用阶段;与山东派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引进高层次人才,有效整合学校机器视觉团队与企业研发资源,精准高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校企联合研发的医疗新产品已进入临床试用。

      人才共引共享共用机制有效激发了创新活力。人才除了获得学校和企业共同提供的薪酬、科研、团队等政策保障外,在合作企业取得的科研及社会服务成果还可作为校内职称评审、岗位竞聘等的重要依据,按规定享受教学科研绩效奖励。济南大学与山东金城医药集团共同成立“济南大学——金城药物研究院”,集团每年为研究院提供200万元专项研发资金,为共同引育人才提供住房、绩效工资及奖励。学校每年组织30余名专业教师参与山东金城医药集团研发生产,其中5位共引人才直接牵头企业项目研发。在校企协同激励下,共引人才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等多项科研奖项和荣誉称号。

      学校依托引育共享机制持续深化校企合作领域,以共建创新平台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协同,推动形成融通人才、教育、产业的全过程创新生态。学校与银丰生物、博科生物、磐升生物、奥冠集团等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后,共建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获批山东省“生物诊疗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与机构合作筹建济南市生物医药人才技术研发基地和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济南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未来,济南大学将紧抓人才资源,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刘珂珂 张 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