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汇流万户间。寺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这首诗描绘的正是我的家乡——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查济村。
查济村有着1400多年的历史,有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古村落,包含明朝建筑70余座、清代建筑140余座,囊括桥梁、祠堂、庙宇等各种制式。三条溪流穿村而过,沿着溪边的石板路行走,远眺山中宝塔、细观亭台庙宇,好不惬意。
然而20世纪90年代,大多数居住在查济村的居民还没意识到,世代生活的古村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那时,由于年久失修、缺乏保护、人为损毁等因素,村里不少祠堂、庙宇破败不堪,桥梁被冲毁,道路不通,垃圾遍地。我看到后,很是痛心: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后代就再也见不到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了。于是,我和当地十几位退休教师、干部等一起,自发成立了查济古建筑群保护协会。
我和协会成员自发筹款修缮了两座濒临倒塌的祠堂。村民们也自发参与进来,出力维修。渐渐地,有更多力量从四面八方涌来:地方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周边林场免费提供木材,几千位村民组织起来做义工,清理湖道、维修桥梁、维修道路,学生也纷纷加入进来……在逐一排查古建筑群、登记造册后,我们给查济村的古建筑建立了档案库。全村合力,经过四五年时间,古村落焕然一新,也引来了一些游客。
不过那时村里的旅游业还在萌芽阶段,人气不高、门票也低,收入微薄。但我们发现,这些收入可以促进保护工作良性循环。于是我们协会成员充当导游,向游客介绍古建筑。有很多村民深受我们感染,也主动学习村史,增强了古建保护的意识。
2001年6月,查济村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此有了更雄厚、更专业的保护力量。不过,村里人的责任意识并没有因此松懈。有不少村民发现危房损坏,会及时上报,大家开碰头会商量解决办法;我们主动上门询问村民情况时,他们也非常配合。
随着经济改善,很多村民搬进了新房,老房子空置自然容易损坏。在我们的动员下,有不少家庭仍然居住在老民宅里,守着老房子。搬出来的居民也都在老房子里存着东西,时不时回去看一看。活态保护古村落,本就应该是融入日常生活中的事。
城里的游客来玩,经常对村民说:“和这些老房子零距离接触很有新鲜感,你们一定得好好保护下去呀。”
成规模的古民居在全国来讲都是少之又少,如果没有古民居旅游,查济村也就失去了最大的特色产业。所以,我们不仅要守住这个“金招牌”,用心呵护古建筑,还要教育下一代,把这种爱与守护世代传承下去。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陈之殷、高建进、丁一鸣、王斯敏 本报见习记者 李健 本报通讯员 丰瑶、张川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