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2022年,我有幸参与湖南省科普人员的职称评审改革工作。无论是前期的一线走访、调查研究,还是后续的评审工作,都让我产生了很多感触。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想强化科普之翼,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助力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科普人才。为此,我们一定要做好职称评审工作,让热爱科普、善于科普的人才在职称评审中受益。
走访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很多科普从业者在评到中级职称之后很难再上升,只能无奈转岗;也有一些基层科普人员,虽然积累了很多实践成果,但缺乏论文和课题等研究成果,始终无法评上相应的职称。
2022年,湖南首次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在国内首创以“科普师”命名的职称系列,开始了一场科普人员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改革。
为了构建科学严谨的职称评价体系,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专门组织省内两个学会开展调查研究和专家论证,最终明确相应标准与分值权重。比如,设置了科学传播研究、科学传播实践两个方向。如果申报研究方向,课题、项目等会占相对高的权重;如果申报实践方向,则更加注重作品质量和推广应用情况。
这次评审的突出特点,我想可以概括为“重视业绩、注重公平”两个关键词。
很多参评者的例子都可以体现“重视业绩”这一特点。有一位地震局的年轻人,将一些地震方面的常识资料整理成册,多次到学校、社区开展科普工作,发放小册子。原本“躺”在书本上的知识,飞入了大众心中,为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还有一位民办学校的老校长,多年来扎根基层,致力于校园科普教育。他和老师们克服了缺钱、少人、没设施等难题,最后把学校打造成了科普教育基地,向全社会推广科普。
在开展评审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好各项服务。前期为了动员和宣传,我们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力争让有需求的人都得知这个好消息;遇到来咨询政策的人,我们也会耐心讲解,不敢有丝毫马虎。今年,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门开辟了网上申报系统,让申请者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最终,58位参评者经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获得了科学传播专业职称。其中,正高级科普师7人,高级科普师21人,科普师22人,助理科普师8人。
我热切盼望着,这类改革能在全国从速推开,引导科普人才把做科普上升为一种事业追求,真正打造一支有情怀、有水平的科普人才队伍。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晓、詹媛、禹爱华、王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