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古钱币,主流制式为圆郭方孔,以象天圆地方。其起源于战国时期之秦“半两”,铜质,属计重钱,汉初因之。武帝时,废“半两”,铸“五铢”,仍属计重钱。二者形神兼似,皆正面于孔侧镌文,篆体横读,右左为序。
时至十六国时期,成汉国主李寿于汉兴年间(338—343年)铸“汉兴钱”。钱文排列,有横、纵二式,曰“横汉兴”“直汉兴”,开中土年号钱之先河。然“五铢”仍占据主流,直至唐初。
唐武德四年(621年)七月,高祖李渊诏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镌于钱面方孔四侧,字序为上、下、右、左。每枚钱曰一文,“积十文,重一两”。自此,“钱”正式成为重量单位;十钱一两进位制,应运而生。此“开元”乃“开国建元”之意,并非唐玄宗年号(713—741年),应属开国钱,且最早将“通宝”二字铸于钱面,后世沿之。
宋初,曾铸“宋元通宝”,属“国号钱”;太宗朝铸“太平通宝”,乃年号通宝钱之始。
唐高宗李治曾铸“乾封泉宝”,泉乃钱之雅称,取钱源若泉水般长流不息之意。然不久即严令收回销毁,存世极罕;乃至赝品层出不穷,争议不断;且称泉宝而非通宝,故业内以非正统目之。
此外,古钱尚有一大系列,曰“厌胜钱”,又曰“压胜钱”“押胜钱”“花钱”等,仅用于玩赏、馈赠、装饰、祈福等,尤多用于辟邪,而非流通货币也。兹钱之始,最早可追溯至两汉,历代相沿,迟至民国,铸造者不断。其中,当以“唯吾知足”钱,最是精妙。
兹钱正面,四字为“隹、五、矢、止”,旋读,即以“右、上、左、下”为序,则借币中之“口”,而成“唯吾知足”,故得名“借口钱”。奇思佳配,浑然天成;寓意深邃,于史有征。《道德经》中,“知足”二字凡四见:《章三三》云,“知足者富”;《章四四》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章四六》云,“罪莫厚于甚欲,咎莫憯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以个体为本位,衍生出“唯吾知足”之句,道家智慧,可见一斑。
兹钱始于何时,尚无定论。多有云其“问世于西汉”者,当属无稽。考“唯吾知足”连为一词,出现甚为晚近,文献记载亦少之又少。据笔者所知,仅见于清末民初灯谜专家张起南(1878—1924年)所撰《橐园春灯话》卷下。而当今存世确切可考之实物,尚无早于清代者;且均与清户部宝泉、工部宝源二局所铸铜币制式如出一辙,时代特征明显,见之一目了然。
“唯吾知足”,含义深邃。四字共用一“口”,以寓宜少用口,方可免招是非。时至清代,天地会秘密结社,志在反清复明。其创始人、总舵主乃乾隆年间闽地高僧提喜和尚。其以此钱作袈裟扣,佩之于身,寓“天知、地知、唯吾知,足矣”之意。既时时自儆,不忘其志;又可证明身份,充信物之功能。殆可与“兹钱始于清代说”颇相吻合,互为佐证。
因寓意高深,构图佳妙,此组合渐次移植至篆刻、书法领域,并充作碑额、商标等,然均显牵强。而用于茶具及寺院、茶室之蹲踞(盥手涤器之处)者,则颇有品位。后传入东瀛,沿用至今。
另,借口钱并非仅此一式,如“叩石如兄”;另有“唯善呈和”(字序左、上、下、右)等,皆逊色不少,徒招“效颦”“续貂”之诮焉。
(作者:邸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