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6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28日 星期二

    开创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局面

    作者:陈文玲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28日 06版)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9年来,推动我国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一是京津冀地区空间结构不断优化,构建了“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空间布局的基本框架。二是京津冀三地形成经济发展互补优势,生产力发展迈上新台阶,2022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0万亿元,三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三是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空间,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圈建设成效显著。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网络化的格局基本形成,干线铁路和城际铁路主骨架基本建立,多层级轨道的交通网络初具规模,公路交通网络日益完善,机场群、港口群建设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四横四纵一环的京津冀网络化综合运输通道和格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已经从蓝图变为现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和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放在国际国内深刻变化之中谋篇布局,实现新的突破。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孕育爆发之中,处于经济全球化大潮与逆流涌动的碰撞之中,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应一手抓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一手抓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思路与实现路径,使之在全国乃至全球成为具有引领性、标志性的区域发展模式。

      二是加快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与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世界级城市群并驾齐驱,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我国重大区域规划中,定位于构建世界级城市群的区域有三个——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和粤港澳世界级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相比,目前京津冀城市群的综合实力、科技创新以及经济活跃度等仍有一定差距。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起步早,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与效果,国家赋予了京津冀构建世界级城市群极强的政策优势,叠加三地的区位优势、教育人才科技资源丰厚优势、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集群优势以及历史文化优势,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潜力空间大、战略纵深强,可以也应该走在全国前列。

      三是充分发挥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资源富集的优势,形成京津冀地区整体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优势,成为国家创新高地。提升创新效率,聚集创新资源,形成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极,从而带动北方腹地发展,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历史使命。京津冀是我国科技创新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研发经费规模及投入强度近年来都不断提升。应特别注重围绕京津冀已有创新链来配置产业,加快推进“北京研发”向“天津转化”“河北转化”,构建创新研发、孵化转化和产业化“三位一体”的高水平创新型载体,加快推动京津、京雄、津雄产业带,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支点”。

      四是加快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在全国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全国前列,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区域共建、共治、共享,重构基于质量效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化的联动关系。在对外开放中走在全国前列,从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探索区域对外开放的有效路径,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建立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和生态空间保护机制,形成生态资源信息共享机制,构建蓝绿交织、和谐自然的京津冀环首都生态宜居优质生活圈。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国务院批准率先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个城市开展培育建设工作,北京、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有利于使北京、天津城市商圈成为商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人员高速流动的集散地,形成梯度布局、结构合理的商圈,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作者:陈文玲,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