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15日 星期三

    让传统戏曲持续释放当代价值

    作者:尚建 金士友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15日 13版)

      “一保官王恩师延龄丞相,二保官南清宫八主贤王……”2023年春节档至今,电影《满江红》中的豫剧配乐持续火爆,不少网友表示“几段电影配乐使我对豫剧燃起了浓厚兴趣”,网上关于相关豫剧选段的检索量显著增加,幕后豫剧演员也由此迅速“出圈”。

      据介绍,电影《满江红》中的豫剧配乐主要包含了《穆桂英挂帅》《五世请缨》《包公探阴山》《十保官》《包公辞朝》等经典豫剧唱段。其节奏激烈、声音高亢,戏曲与摇滚“混搭”,大多出现在片中过场戏的蒙太奇段落,伴随着片中人物的快速奔跑尽显张力。这种艺术化处理契合了年轻人的审美,收获广泛好评。豫剧经典唱段通过荧屏和短视频走进观众视野,带来审美享受,不仅证明了戏曲的强大生命力,更说明其在当代依然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提到戏曲,大家会联想到京剧、豫剧、昆曲、越剧、八角鼓、黄梅戏等种类,也会对一些经典旋律耳熟能详,口口相传。如今,国家对戏曲文化越来越重视,人民对戏曲的认知也日益深刻。戏曲艺术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体现在新时代的人民生活之中,又在人民生活中持续发展和振兴。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理应让传统戏曲持续释放当代价值,用戏曲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用戏曲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戏曲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征之一就是其极强的地域性,如河南梆子、山西二人台、扶余八角鼓、江苏扬剧等。全国各地源远流长的戏曲种类,符合其发源地的地理风貌、人文习俗、语言习惯和民族特征,因此能够在地方及周边地区产生辐射性影响。中国戏曲种类繁多,丰富的音乐素材,使得戏曲成为各地人民表达情感、活跃生活的重要工具。

      一方面,戏曲的故事题材十分丰富。《白蛇传》《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等众多剧作使人们在接受戏曲时的可选择性增强,可以全方面地反映不同人的心境。同时从戏曲故事题材的衍变上,我们也能够看到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的题材创作始终随着时代主题不断创新,能够在人们心中产生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形式,包含唱、念、做、打四个艺术手段,音乐表演形式的多元使这一艺术形式更加立体,摆脱了其他艺术的单一形象。戏曲中的舞蹈、说唱、武术、杂技等都可以成为个性化的标签,让艺术以更加丰富的面貌流动在人民的生活之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等都彰显了当下文艺为人民的重要性。作为民族文化之一的戏曲必须牢牢将“人民性”置于核心地位,且将其作为重要方向。戏曲与人民的关系表现在方方面面,戏曲由人民创造,受人民认同,承人民发扬,为人民喜爱。反过来,人民生活又被戏曲丰富、追踪和调味,可以说,戏曲在人民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记忆和艺术形象。

      “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戏曲这一文化精粹经历了一系列历史的沉淀,仍能在流动的时空中发展至今,足以说明本民族对戏曲文化价值与历史生命力的肯定。我国对文化自信、历史自信的重视,成为推动戏曲向前发展的有力保障。如果说文化自信扩大了戏曲发展的高度,那么历史自信则拓宽了戏曲传承的广度。

      振兴中国传统戏曲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兴文化”的具体策略。新时代背景下,戏曲的发展要与时代同步,创造与时代主题、时代内容和时代精神相符的戏曲新面貌,在戏曲作品中精准表达“中国精神”,从而激发全民族的文化活力,努力做到“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主题上,要不断随着社会热点进行更新;在表演上,要配合现代审美的变化去创造新的舞台;在传播中,要利用好现代技术,打破旧的边界,建立新的发展模式;在思想上,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有温度、深度和高度的艺术作品。只有具备时代特征的戏曲才能在时代中前行,才能不断丰富人民的生活,激发奋进的力量。

      当下,许多文艺作品都乐于在其中融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新媒体衍生节目《年年有戏》邀请戏曲名师对戏曲表演进行一对一指导,在传播戏曲文化的同时对其再创新。再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沉浸式戏曲研学文化节目《拿手好戏》,每一期都会展示不同的戏曲作品,并细致讲述作品的历史背景、音乐特色以及表演方式等。这档节目将传承了近千年的戏曲艺术再演绎、再表达,同时将戏曲这一中国文化瑰宝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民大众面前。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汇,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之美的理想路径,很多流行歌手尝试将戏曲音乐以流行音乐的方式呈现出来,在二者之间建立一种对话的状态。比如在音乐综艺节目《我们的歌》中,两位歌手合作演唱戏曲剧目《武家坡》,让人们在现代舞台上看到京剧,感受扑面而来的京韵。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符合新时代背景下人民对文艺样式的向往与期待,以人民喜闻乐见、具有广泛性参与性的方式推广、传播开来,满足当代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要,活跃了新时代的人民生活。

      戏曲的文化价值来源于人民,体现在生活。未来,我们不应单单将戏曲看作我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戏曲理应位列其中。当传统戏曲持续释放当代价值时,它便能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作者:尚建、金士友,分别系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