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助力者说】
12个小时车程,奔赴近千里外的河南商丘,只为帮企业多招工、促生产。正月初九上午8点,经过一夜休整,揣着几个馒头,我们这个“驻点招工组”便匆匆上车,赶往招工第一站——商丘市永城市高庄镇党群服务中心。这次我们带来了2600个岗位,普工岗位占了大多数,但技术工也是企业渴求的人才。
为什么选择到河南商丘招聘?是大数据给“指的路”——我们对在路桥区参保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大数据分析,建立用工数据库,编制“区劳动力来源分布热力图”,发现河南籍和云南籍人员占了很大比例。这说明,这两地的招工基础比较好。因此,我们派出两组人,分赴河南、云南。
由于不熟悉台州情况,很多求职者心存顾虑。我们便亮出“感情牌”,动员辖区企业组织了一批节前返乡的员工加入工作专班,和我们一起现场“吆喝”。他们成了推介路桥的“活广告”,老乡带老乡,以老带新、以亲带亲,这个办法还真见效。
“人生地不熟会不会受欺负?”“承诺的补贴是不是真的?”……求职者陈浩在老乡赵婉婉满口方言地“现身说法”下,对前往路桥工作动了心,可仍有顾虑,接连抛出好几个问题。见此情景,我赶忙在旁“敲边鼓”,拿出了政府政策补助的宣传册,逐条进行解释。新员工交通补贴、就业补贴……一项项“真金白银”的补助,让陈浩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终于下定了决心。
一上午的招聘会结束后,大家匆匆吃了午饭,就碰头总结经验、查摆不足。紧接着,我们又赶赴下一个招聘地点——民权县。经过提前沟通,当地政府通过短信、大喇叭等方式通知到所有村社,还包车把有求职意向的老乡接到了招聘会现场。我们还开辟了女性专场招聘会,效果真不错。
除了办招聘会,我们还和多个劳务输出地区签订了合作协议,积极帮助他们和路桥用人单位牵线搭桥。我相信,今后会有源源不断的农民工朋友来到路桥,开启火热的新生活。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王丹、胡晓军、李玉兰、王胜昔、李宏、张国圣、陆健、李晓东、禹爱华、龙军、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陈建红、翟京元、王恩兴、王春艳、瞿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