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到14亿人口吃饭问题的耕地保护好。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印发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全国耕地保护任务目标为18.65亿亩,保持到2035年不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定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土地来说,必须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健全耕地保护制度和轮作休耕制度,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耕地减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持续健全的新时代耕地保护制度体系和一揽子“长牙齿”的改革举措,全面压实了耕地保护责任,为粮食连年丰收、经济稳定发展和国家总体安全筑牢了根基。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19.18亿亩耕地超过一半是高标准农田。2023年,我国将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尽管如此,非农用地需求扩张与耕地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弃耕撂荒现象进一步威胁粮食安全,东北黑土地退化、南方土壤酸化、北方耕地盐碱化等问题严重威胁耕地可持续利用。各地还不同程度存在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大棚房”、侵占耕地挖湖造景、补充耕地不实等突出问题。为此,要严字当头、多措并举,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建立更加科学严密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一是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二是继续实施“长牙齿”的硬举措,紧紧扭住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两个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形成高压态势:一面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落实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进出平衡”制度,稳步有效解决批而未供、低效闲置用地等卡点堵点问题;一面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严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三是以乡镇为单元试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破解耕地和建设用地碎片化问题,使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更加符合自然地理格局和农业生产规律。四是推进长效监管,严格用途管制,提升村级田长和网格员“前哨”作用,坚决防范耕地违法违规问题。
织密耕地保护的法治之网,做好普法工作,持续夯实永久保护理念。2019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土地管理法的决定,“永久基本农田”取代了原来的“基本农田”。2020年1月1日起,新土地管理法正式实施,永久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去年8月颁布实施的黑土地保护法,让黑土地保护有了法律武器。当前,一方面,要做好耕地保护普法工作,广泛宣传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农村合法建房的政策规定及乱占耕地建房的责任和危害,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用地、合法建房;另一方面,要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破坏耕地行为。
耕地保护离不开百姓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需要看到,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小农户缺乏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对此,要综合运用政策、市场等手段处理好耕地保护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增收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农村用地方面,大力推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耕地总量不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把山上的耕地逐步调整到山下,山下的果树林木尽量调整上山上坡,用“山上”换“山下”,用结构优化释放空间。还可探索通过种粮经济补贴、土地综合整治、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推进粮食全产业链发展以及科技推广应用等方式提升规模化种粮效益。
切实保护好耕地,还要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遥感监测等先进技术作用,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要以人防+技防+物防的方式,实现田长实地巡查、卫星遥感“天上看”、视频监控“实时看”,建设“耕地智保”应用场景,动态监管并严厉惩治土地撂荒、乱占耕地等行为。
(作者:贺高祥、程果,分别系重庆财经学院教授、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讲师)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任爽、杨舒、赵秋丽、冯帆、王胜昔、苏雁、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李金欣、徐淑霞、贾红敏、沈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