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02日 星期日

    好照片里的中国故事

    作者:王莎莎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02日 07版)

        2021年7月,浙江嘉兴,雨后的南湖上空出现难得的双道彩虹,红船与彩虹交相辉映。田建明摄

        2002年11月,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生活了一辈子的潘太婆,望着三峡大坝和正在截流的导流明渠喜不自禁。邱焰摄

        2020年7月,陕西省丹凤县寺坪村村民李萌在直播中介绍自家养殖的芦花鸡。当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致富增收。刘潇摄

        2018年7月,碧波上的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合作建设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张由琼摄

      影像作为世界共通的艺术语言之一,以独特的感染力、冲击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向世界呈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700多年前,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而今,在这里诞生了一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因其巨大的建筑规模、极高的施工难度、顶尖的制造技术而闻名世界,这就是港珠澳大桥。在碧波荡漾的大海上,它犹如一条长龙蜿蜒盘踞,世界的目光在这里凝聚。港珠澳大桥不仅代表了中国建造桥梁的先进水平,更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中国的建桥人,呈现给全世界一条通向“中国梦”的最美道路。

      在三峡坝区生活了一辈子的潘太婆说她是看着三峡大坝一天天“长大”的,几代人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世纪之梦”。在200多公里的峡谷内修建水电站的构想,经由几代中国人的接力实践终于得以实现。它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勤劳与智慧,充分体现出中国人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拼搏奋斗精神。

      近年来,电商经济如火如荼,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家住陕西丹凤县寺坪村的李萌是一个地道的山里娃,曾被村里认定为贫困户。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她与丈夫一起引进芦花鸡,利用家里闲置的山地散养,在网上直播养鸡卖鸡,销量极为可观。在直播中,她经常身处鸡舍,抱着鸡儿跟网友互动,脸上洋溢着甜美的笑容,亲身诠释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2021年7月的一个傍晚,在浙江嘉兴,雨后南湖上空出现难得一见的双道彩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红船精神”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上这些照片均出自《影像里的中国:100名摄影人镜头里的时代变迁》,书中的照片囊括了近40年来国内知名摄影家的代表作,真实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变迁。如摄影家黑明所言:这些照片不仅引领了当时的摄影潮流,更重要的是用摄影的方式呈现了新中国的觉醒与反思,体现了那个火热年代思想观念的转变,记录了新世纪的时代潮,更体现了一个国家走向文明进步的历程。

      摄影以其独特的记录功能,镌刻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这些具有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影像艺术作品为人们呈现了一段段精彩的中国故事,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昂首阔步迈进新时代的中国。如何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这些摄影艺术家的优秀作品无疑为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作者:王莎莎,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