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02日 星期日

    行走江之源 影记科考行

    ——二〇二二年江源综合科学考察影像纪实

    作者:肖艺九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02日 07版)

        科考队员张国月(左)与樊雅东展示采集的昆虫标本。

        科考队员刘晗在长江南源当曲为采集的一尾小头裸裂尻鱼称重。

        科考队员李鲁丹观察采集的底栖动物样本。

        科考队员范越(右)与董士琦在澜沧江源区的溶洞出水口进行水质检测。

        在格拉丹东雪山,科考队员使用地质雷达探测冰川。

        来自长江科学院的科考队员在长江源区进行科考工作。

      莽莽江源,蕴含着无穷的奥秘。今年7月,2022年江源综合科学考察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启动。作为独家随队记者,我全程参与、目击科考人员为江源“体检”的整个过程,在“无人无路无图”、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用镜头记录下一场艰苦的科学考察。

      青海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高山耸峙,冰川绵延,大大小小的溪流、沼泽、湖泊交织,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也是这次科考最核心的区域。

      在科考行程中,我们来到长江源一处辫状河道,我瞬间被现场的景象震撼了:远处是巍峨的雪山,多股分叉水道在眼前的大小沙洲间分分合合、相互交织,科考人员在岸边专注地取样监测……看到这样壮美的景观,我激动不已,一口气爬到对面山坡的一块巨石上,却忘了这是海拔4800米的高原。结果,我大口喘气、心脏狂跳不止,一边取出机器一边提醒自己:一定要平缓呼吸,稳稳按下快门。

      在这次科考中,“90后”已成为队中主力,其中过半的年轻队员也是首次上高原参加科考。他们在长江源和澜沧江源区域每天起早贪黑,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难,赶赴不同点位采样、观测,持续开展科学监测和研究。他们青春活力的脸庞、坚持不懈的身影,也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天傍晚,来自长江科学院的“90后”科考队员刘晗在沱沱河边举起渔网采样。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水面与他的身影相融,温暖的光线让眼前的画面十分唯美。也许是老天眷顾,就在这个充满画意的场景下,远处的大桥上,一列火车缓缓驶来,我迅速拿起相机,调整角度,记录下这近乎完美的瞬间。

      7月底,科考队计划在岗加曲巴冰川进行观测。但是到了现场,我们发现探测点附近的一条河流水面上涨较快,导致队伍无法通过,车辆能到达的点距冰川探测点太远。随后,队里临时决定,更换位置,徒步攀登到旁边格拉丹东雪山的一处探测点。

      格拉丹东雪山是唐古拉山脉主峰,长江源头之一的沱沱河发源于此。冰川虽近在眼前,近距离接触却异常艰难。队员们携带30多斤重的雷达探测设备,沿着河谷徒步攀登,坡面陡峭、乱石嶙峋,走200米就得停下大口喘气。3公里的山坡,我们爬了1个多小时,才终于抵达海拔5400米的探测点。

      在坡面近40度的冰川上,即使穿着冰爪,脚底也会偶尔打滑。为保证画面的丰富,在拍摄完队员组装设备后,我提前冲上雪坡,以俯视的角度记录他们攀爬的瞬间。在探测工作即将结束时,我又提前冲下雪坡,掏出仅剩不多电量的无人机,通过航拍完成了这组“雷达测冰川”的图片故事。

      能够作为随队记者参加这次科考,我十分荣幸。在高原采访拍摄不同于平原,意外不断、困难重重。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只有时刻保持积极主动、灵活应对的心态,才能克服这些不利情况,将报道书写在高原,传递到世界。

      (撰文/摄影:肖艺九,系新华社摄影记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