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0日 星期三

    为农业发展“把脉问诊”开“良方”

    讲述人:新疆昌吉吉木萨尔县庆阳湖乡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科技特派员 轩忠祥

    作者:本报记者 赵明昊 李 慧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0日 05版)

      【成长】

      我从事农业生产相关工作已经32年了。作为乡里的科技特派员和高级农艺师,我每年在农业生产关键时期走村入户、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户作业、传授技术。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更是我的志趣所在。

      2013年,我初到庆阳湖乡,这里的农作物种植种类比较单一,村民种植经济作物的产量也不高。针对这一现象,我第一时间对各村的土地性质进行比对测试,发现庆阳湖乡土壤碱性较大,再加上农民种植技术水平不高,农作物收成上不去。

      为帮助农户增产增收,我和同事们从站所下沉到村,一方面为大家普及土地改良技术,另一方面帮着有需要的农户进行选种、配药、冲水、施肥。现在,乡里的土壤改良有了起色,我也通过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引进了适宜本地生长的玉米品种进行试种。

      近年来,村里的农户尝到了土壤改良带来的甜头,大家相信我的专业素养和对这片土地的真心,几个种植大户在我的推荐下,毫不犹豫用自家田地试种上了M751型玉米。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新品种的推广也较为顺利,庆阳湖乡当年的玉米亩产量便提升了近10%。看到农作物产量越来越高,农户们的脸上挂满了笑容,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如今,庆阳湖乡逐步发展为农业大乡。农业种植面积达7.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小麦2.3万亩、玉米2.6万亩,还有3万亩的打瓜、番茄、油葵、葫芦等特色经济作物。每到农作物生长和成熟的关键阶段,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和我们这些科技特派员便会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把脉问诊”开“良方”,开设“田间农技课堂”,及时解决种植户遇到的“急难愁”问题,让农户吃上“定心丸”。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农村科技实践有了许多新内涵。今年以来,庆阳湖乡农技部门借助电话、微信、科普小课堂等平台,为广大村民普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防治、农药化肥“双减”政策以及滴灌带、地膜回收利用等知识,广大农户用来“武装头脑”的知识更加丰富,也掌握了更多增收致富的“看家本领”。我们这些“土郎中”,也在农村广阔天地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报记者赵明昊、李慧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