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13日 星期三

    对北约扩员从叫“急停”到说“放行”

    土耳其态度逆转为哪般

    作者:林海虹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13日 12版)

      【国际观察】

      今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土耳其在国际舞台上表现活跃。土耳其不仅拒绝参与美西方的对俄制裁,还以调停者身份积极斡旋俄乌冲突。这一系列事件中,土耳其最令人瞩目的举动之一,就是在芬兰、瑞典加入北约问题上的态度反复。

      芬兰和瑞典在今年5月提出加入北约的申请后,作为北约成员国的土耳其明确表示反对。5月中旬,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公开表示:“任何试图说服安卡拉改变立场的努力都将是徒劳。”但到了6月28日,土耳其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土耳其、瑞典和芬兰三国领导人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西班牙马德里进行谈判后,土耳其表态同意瑞典和芬兰两国加入北约。

    “向西看”,一把辛酸泪

      土耳其当初坚决反对两国加入北约,后来又态度逆转,看似前后矛盾,实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土耳其当初反对,明面上的理由是芬兰和瑞典支持库尔德人独立运动,但实际上既有发泄内心不满的情绪宣泄,也有待价而沽的理性计算。

      所谓情绪宣泄,就是土耳其借机对始终不能加入欧盟发泄不满情绪。现代土耳其自立国以来便确立了“向西看”的对外战略,不仅经济和外交向西方靠拢,而且政治和社会习俗乃至穿着打扮都“全盘西化”。然而,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世界眼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始终是个异类,因此对土耳其始终怀着“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实用主义态度,仅仅将土耳其视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战略工具。

      这在安全问题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土耳其扼守黑海出海口,被外界视为掌握着“俄国房间的钥匙和大门”。早在二战结束后不久的1953年,西方国家就将土耳其拉入北约,看似是保卫土耳其安全,实则将其推至西方遏制苏联的前线位置,随时可以用作挡箭牌,真正保护的是欧美国家的安全。冷战初期,北约军队将土耳其境内多个地方作为重要海军基地,还在土耳其境内部署先进的“朱庇特”导弹,将土耳其建成坚固的反苏堡垒。到20世纪60年代,缘于美苏私下交易,美国决定从土耳其撤出“朱庇特”导弹,并未考虑土耳其的感受。

      冷战一结束,西方国家便开始对土耳其横加指责。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土耳其因地处前沿又变得“有用”了,西方大国忙用一批淘汰下来的旧武器“鼓励”土耳其。海湾战争打完后,土耳其再次“贬值”,西方国家开始追查那批旧武器是否用于镇压库尔德人。西方对土耳其态度的反复无常,应验了中国一句古话:“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在加入欧盟问题上,土耳其更是“一把辛酸泪”。早在1963年,土耳其就在创建欧盟协议上签字﹐并被确定为潜在成员国,但直到1999年才获入盟候选国资格。2005年土耳其入盟谈判启动,何时结束却遥遥无期。相比之下,中东欧国家甚至很多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入盟境遇都比土耳其强。2002年,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10国同时加入欧盟。今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国家全力援助乌克兰,并启动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的快车道。这种做法更令土耳其难以释怀、愤懑不已。

    “向东看”,三百年土俄情仇

      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欧盟与土耳其实际就是“买卖”关系,有利可图时则好,无利可图时则差。欧洲国家的“双重标准”和歧视做法令土耳其怨愤日增。土方认为,自己对北约的贡献有目共睹,但西方在回报土耳其时却极其小气和势利。此前有民调显示,65%的土耳其人不认为土耳其能够最终加入欧盟,近半数受访者感觉土耳其并非真的是西方世界一部分。2002年埃尔多安上台后,土耳其日趋从“向西看”转向“向东看”。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土耳其处处与西方国家对着干,拒绝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就是其发泄不满情绪的一个具体体现。

      但必须看到,土耳其拒绝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包含了待价而沽、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利益计算。土耳其拒绝两国加入北约,不仅可以提高其在西方世界的存在感和话语权,还在客观上巩固了其与俄罗斯的友好关系。从历史角度看,土俄关系只能用“敌对”来形容。沙俄为夺取南下出海口,与当时的奥斯曼土耳其进行长达数百年的战争,17世纪后的300多年来,双方共爆发27次战争,土方三分之一的战死者都死于对俄作战。土耳其从奥斯曼帝国废墟中新生以及苏联推翻沙皇统治,并未终结土耳其的地缘政治噩梦。二战尚未结束,土耳其就成了西方与苏联争夺的前沿。1944年10月11日,斯大林与丘吉尔谈判时提出涉及土耳其和黑海海峡的政策问题,并提出重新修改蒙特勒公约(管理海峡)等要求。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度退出中东,但近年来重返中东步伐加快。尤其是2015年俄罗斯出兵叙利亚,与矢志“重返中东”的土耳其迎头相撞。2015年11月,土耳其击落一架俄战机,双方近乎爆发热战。但在2016年7月5日土耳其未遂政变事件中,多亏俄罗斯提供的情报,埃尔多安才躲过一劫。在此之后,土对俄态度逆转,双方关系越来越热络。俄乌冲突爆发后,土耳其拒绝站在西方一边制裁俄罗斯,还积极斡旋俄乌冲突,对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公开说“不”,对俄罗斯也算是还了一个人情。

    面子、里子,得失几何

      然而,对土耳其来说,反对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并非基于不可调节的结构性矛盾,或彼此有什么深仇大恨。土耳其本质上仍是待价而沽,对西方国家“敲竹杠”,只要“价码”合适,立场可以转变。土耳其最终改变立场,主要原因就是其此前开出的价码几乎都被照单全收,土耳其可谓是既赢得了“面子”,也获得了“里子”。

      一则,土耳其对西方世界的重要性重新得到体现。由于加入北约需要得到北约成员国“一致同意”,因此土耳其反对的话,北约“北扩”、从地缘上包围俄罗斯的设想就难以落实。为此,欧美领导人纷纷进行游说,瑞典、芬兰两国领导人更是亲赴土耳其劝说,北约秘书长则积极撮合。土耳其一时成了西方外交场上的主角。对土耳其来说,其安全和发展都离不开西方世界,没必要因反对瑞典、芬兰加入北约而彻底得罪西方。因此,土耳其见好就收、适时改变立场,反而有助于加强其与西方世界关系,提升其在西方的影响力。

      二则,土耳其的安全关切得到极大满足。在内政问题上,最令土耳其头疼的就是库尔德问题。库尔德人占土耳其总人口五分之一,库尔德独立始终是困扰土耳其政府的棘手难题,而瑞典等北欧国家又是库尔德人重要的海外聚集地。在6月28日三方最终达成的备忘录中,芬兰和瑞典明确承诺,在库尔德问题上与土耳其政府进行多方面的充分合作,满足了土耳其的核心要求。芬兰和瑞典还同意解除向土耳其出口国防设备的限制。美国也同意向土耳其出售最新型的F-16战斗机。由此,土耳其不仅可以更新老旧的空军机队,与美国的紧张关系也得到极大缓解。

      土耳其的做法诠释了“没有永久的敌人,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一西方外交原则。这种做法看似无可厚非,但难免机会主义色彩,让人留下“靠不住”的印象而心存戒心。得失如何,时间将作出回答。

      (作者:林海虹,系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