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2017年,我依托百兴农机专业合作社,提出了合作社抱团发展的思路,通过“大户带小户”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以“保底收入+收益分红”的模式开展规模粮食种植经营。
想种好地,就要舍得“硬件”投入。对于小户来说,有大型农机作支撑,抢收抢种效率提高了。从耕、种、收到烘干、仓储,合作社应有尽有,拥有大型联合收割机、大功率拖拉机、旋耕机、植保无人机等农机120多台(套),1.1万亩土地耕种收全程实现机械化。在诸城市农机农经发展中心的支持下,合作社还建起了日烘干小麦150吨、玉米45吨的粮食烘干塔,解决了以往粮食晾晒难题。
近年来,随着科技种植、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的推进,合作社托管的粮食产量和效益逐年提升。今年种小麦,种子、化肥、农药、植保作业等成本每亩地减少了180多元,合作社还与望乡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小麦供货合同,常年供应优质小麦,一亩地能增收20多元。
跟着合作社种地,村民投入减了、赚得多了,还有效抵御了风险。在合作社带动下,百尺河镇朱村社区、百尺河社区、桃元社区等三个社区11个村1150多农户的1.1万亩土地都种上了优质小麦。
我是搞农机出身,深知现代农业科技的“威力”。合作社成立了农机专业服务队,我先后投资100多万元“招兵买马”,添置各类农业设备120多套,建设了完备的引水灌溉管道,做到了“50米有水、100米有电”。如今,农场的“耕种管收”越来越智能化,拖拉机安装上北斗导航系统,打药全部用无人机,实现了变量施肥。
会种地不稀奇,关键是怎样种好地。下一步,合作社将逐步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等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现代农业设施,真正实现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突破,带领更多人增产增收。
项目团队:
本报记者 张胜、王胜昔、赵秋丽、冯帆、李慧、任爽、常河、丁一鸣、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郭明远、徐春光、白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