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我今年60岁了,20岁出头就开始侍弄庄稼。那时,村里农业设施落后,投入大、产能低。我攥着一把劲儿:一定要学知识、懂技术,把粮食产量提起来。我发现,零散种植不便于统一管理、统防统治,要想提高粮食产能,必须走规模化种植这条道。
2002年,我在村南流转了200多亩耕地,算是迈出了第一步。第二年,我家小麦实现了亩产600斤,足足比以前多了200斤。后来,我又在临近的三个乡镇流转了三块耕地,规模达到了1000亩。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支持下,我陆续添置了收割机、播种机等现代化机械设备。
2012年,在政府支持下,我在村东流转了2500亩耕地。有了这么集中的农田,管理起来更方便了。第二年,小麦亩产就迈上了800斤。可后来,尽管选种、打药、除草、施肥样样做得都好,亩产却一直徘徊不进,原因主要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2020年,我这块农田被建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示范田。如今,农田犁地、播种、除草等都采用了智慧化监测、机械化操作,可省人力了。今年,小麦亩产达到了1400斤。
田还是原先的田,经营管理方式不同,产出却差别这么大。看到我的收获,周边县乡镇的亲戚朋友纷纷加入到了流转土地、种粮的行列里。我的儿子和儿媳也回来搞粮食种植。他们还报考了农业院校的函授班,为的就是把田种好。
多年来,我积极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机械设备支持。未来,我打算建一所职业农民培训学校。有了知识和科技,我们多种粮、种好粮的信心更足了。
项目团队:
本报记者 张胜、王胜昔、赵秋丽、冯帆、李慧、任爽、常河、丁一鸣、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郭明远、徐春光、白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