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6日 星期三

    一曲箜篌飞入百姓家

    讲述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箜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学院箜篌专业教师 鲁璐

    作者: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6日 07版)

      【一线讲述】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箜篌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兴盛于汉唐,却在清代失传,人们一度只能通过壁画和浮雕探寻箜篌背后的音乐记忆。出生在黄河边的我,家就在河南新乡这个古代箜篌的重要发源区域。如何唤醒这件沉睡千百年的古老乐器?我想从历史中寻到答案。

      丝绸之路是箜篌传播的重要通道。我走出校园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箜篌团队飞敦煌、穿沙漠,全身心扑在箜篌文化挖掘、保护、传承事业上。2015年,我们开启了“丝路箜篌寻根之旅”,与古箜篌出土地新疆且末县政府合作,在当地建立公益教学基地。通过对丝绸之路沿线洞窟、古墓与古寺拉网式的探寻与考察,我们完成了《世界箜篌五千年文物图鉴》的编著。我还邀请国内外知名作曲家参与中国箜篌乐曲创作,书写《箜篌乐曲创作指南》,累计编创箜篌乐曲100余首,大大充实了中国箜篌音乐曲目库。

      令我自豪的是,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群众游行中,我怀抱着由我创新设计、老家新乡经开区制造的“九天凤凰”箜篌,登上了中华文化彩车,向世界展示箜篌所代表的黄河文化。

      近年来,在新乡市相关政府部门支持下,我的团队探索出了一条“文化+艺术+教育+产业”的多元发展路径,2018年启动了“箜篌历史基础资源整理与保护工程”。目前,已整理出有关箜篌的诗歌600余首、历史记载5000余条、世界各地箜篌历史影像1500余幅,其中沿黄九省区的图像遗存近200幅。

      依托于此,新乡市经开区还建立了世界第一家箜篌博物馆,创建久鼎箜篌文化艺术创业产业园,目前申请了30多个箜篌专利。历经论证、线描、设计等十余道程序进行实物复原活化后,200多件复原仿制的箜篌乐器走出凝固的历史,走进火热的生活。

      2019年开始,我着力推动箜篌艺术进校园,在9所中小学投放100余件箜篌乐器,打造了9间箜篌教室,至今已公益培养了1000余名少儿箜篌传承人,他们从小就感受到了黄河文化跨越时空的魅力与风采。

      今年6月,新乡市公布了第六批非遗代表性项目,箜篌艺术入选其中。我期待着这一古老而璀璨的艺术焕发勃勃生机。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王建宏、张文攀、杨珏、王胜昔、赵秋丽、李志臣、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王婕、刘军旗、魏强、王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