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山路中辗转半晌,来到了位于辽宁省宽甸县的灌水镇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195名在新开岭战役中牺牲的无名烈士。辽沈战役纪念馆副馆长龚兵来到每一座墓前,祭扫,默哀,拍摄登记。
12月13日,辽沈战役纪念馆第四次烈士信息采集工作结束。两个调研组奔赴辽吉两省八地市,总行程超过6200公里,累计新增有名烈士信息1500余位、无名烈士信息3000余位,为2000余位有名烈士找到了安葬地。
顶风冒雪为烈士寻墓究竟为何?11月2日,在辽沈战役胜利暨东北解放73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全国首个东北解放战争革命烈士信息查询系统在辽沈战役纪念馆正式上线启动。第二天,祖籍山东莱州的宋伟滨便通过系统查询到早已失去音讯的烈士亲属赵洪海。“奶奶说我的两位叔叔都是烈士,一位牺牲于抗美援朝,另一位一直无迹可寻,如今我终于完成了她的遗愿。”宋伟滨说。
1992年,辽沈战役纪念馆为满足烈士遗属寻亲需求,组织人员将54477位东北解放战争革命烈士英名编辑成册,成为查询东北解放战争革命烈士信息的主要依据。但受限于当时条件,烈士信息并不完整,许多烈士仅存姓名、籍贯。“对于烈士亲属来说,烈士墓比名字重要得多,许多来访者都希望能帮助他们找到墓葬地。”龚兵对记者说,“赵德元烈士的女儿赵淑芝老人今年75岁,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她就走遍每个烈士陵园,一心想要把父亲的遗骨找到。”
走访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和内蒙古140家相关展馆和烈士陵园,采集29200余位烈士信息……“笨方法”为烈属们找到了答案。梁士英烈士遗属梁继英老人,见到龚兵时深鞠一躬说:“谢谢你们!我替所有的烈士家属谢谢你们!”
红色血脉传承不息。在辽沈战役纪念馆追寻烈士的路上,民间志愿者们也积极参与:原鞍山市台安县博物馆退休职工杨宁,从2007年开始为烈士寻亲,已为数百位烈士找到亲人;锦州市黑山县大虎山镇政府退休职工张德东,用15年的时间走遍黑山县960多个村庄,将100多位烈士遗骸迁入烈士陵园……
(本报记者 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