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我】
王振光,80后,河北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发光材料光学性能调控及LED、分析检测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
2017年,我从香港城市大学博士毕业,海内外多家高校、研究所以及企业抛出了诱人的工作机会。怀着对家乡的惦念与对母校的深厚感情,我还是毅然决定回到培养自己、教育自己的河北大学,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
2018年3月,从香港回到内地,我来不及与久未谋面的家人团聚,来不及考虑物质条件,便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建设、科研团队筹建以及科研方向确定等繁复的工作中。
万事开头难,科研工作更是如此。实验室短缺、教学任务压力大、经费紧张以及科研方向难确立等诸多困难摆在眼前。但我深知,这是青年科研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和任务。沉下来,凝心静气,向前辈虚心请教,我一点一点地完成了实验室的改造装修,组建了3名教师、10名研究生的科研团队,也出色完成了授课任务。在处理日常事务之余,我分解并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广泛阅读多个科研领域的文献资料,最终确立了单质发光纳米材料这一研究方向。
2019年,我和团队成员发明了一种双氧水辅助的硫量子点合成方法,利用蓝色硫量子点与橙色铜纳米团簇构建了白光LED,实现了高显色指数的正白光。这一发现有利于提高量子产率。我们还实现了硫纳米材料发光等一系列突破,为光电器件与照明显示提供了优异材料,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随之而来的经费支持,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这让我们充满信心。
正如杨振宁先生所说,博士毕业后的5至10年是科研工作者最艰苦的阶段,要确定自己的方向并且做出成绩。青年博士初入职场面临着诸多诱惑、诸多压力,要在这时潜心研究、升华自己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在科研界站稳脚跟,实属不易。以我的经历和很多同行的观点来说,青年学者需要以静制动、以平和的心态应对纷杂的环境,立志高远、坚忍不拔、定心宁神,做到不盲从、不追求“短平快”,潜心做有意义、有特色的研究。熬过低谷,阳光照进,繁花自开。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转眼,我在河北大学工作已近四载。回顾过往,展望未来,我更加坚定地勉励自己:低头拉车,做好基础研究与育人工作;抬头看路,利用专业优势为国家、社会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王振光,本报记者杨飒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