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01日 星期三

    下生活矿井,找艺术“富矿”

    作者:冯俐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01日 16版)

        冯俐 资料照片

        【戏剧名家讲故事】  

        前几天,一位三十岁的年轻同行发现一张演出说明书,是话剧《人跟人不一样》1996年首演时的说明书。我当时也是三十岁,那是我的第一部原创大戏,现实题材的。

        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中国煤矿文工团创作室。中国煤矿文工团有很好的传统:队伍长年坚持下矿演出,大学生进团后都要下矿体验生活。我是文工团大学生下矿体验生活纪录的保持者:进团不久,我一个人到淮南谢家集一矿“体验生活”整整两个月。其间我多次下井——在从没有女性到达过的矿井八百米深处,我去过采煤“掌子面”、掘进“迎头”工作面……那是个老矿,条件非常艰苦,最远的采煤工作面,下罐笼后要走四五十分钟;条件最差的工作面要爬进去,脚底下是积水,矿灯照到的地方,是光着膀子打眼放炮或是挥锹攉煤的工人。我还在灯房当了两周“灯房姑娘”,每一只来领灯的手都是白的,每一只还灯的手都是黑的……

        调入中国儿艺前我在煤矿文工团工作了24年,这24年中我是下井最多的创作人员。从最古老的到最先进的,我去过不同的矿井和工作面,乘坐过不同的下井工具:罐笼、乘人车、猴杆儿……

        每当在工业广场演出时,我总能在上万观众中认出一线工人——他们是人群中最白的人。想不到吧?下井的人常年晒不到太阳,上班的时候,太阳还没升起;工作的地下深处没有阳光;升井的时候,太阳已经下山……我始终记得我离开谢家集一矿不久,那里发生了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我曾经走过多次的矿井巷道炸塌了,一百多位矿工罹难……所以我总想说:煤,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那是采煤的人们把属于自己的光明和温暖甚至生命也一起付出了。我愿意为煤矿工人说话,为他们歌唱……

        说这些,是表示我创作《人跟人不一样》的时候,已经有了厚实的生活积累和真实的情感积累。1994年,当时的煤炭部进行了全国煤矿劳模评选,希望煤矿文工团根据劳模事迹创作一部话剧。几十位劳模事迹中都写满了感人的吃苦耐劳。但有一份材料很特别,题目是《不圆国外黄金梦 甘在矿山写春秋》,写的是山东枣庄山家林煤矿矿工苏德福,其父是香港企业家,解放初多次为国捐拖拉机、种子。60年代初,他将淘气的小儿子苏德福送回老家接受教育。后来煤矿把苏德福招了,他一直在井下挖煤。改革开放后,父亲从香港回来找到他,“家里有公司,有大工厂,跟我回家。”可他去香港却又回来了,评上劳模时,他刚刚被提拔为机电科科长……

        文工团的“年终总结大会”上,团长瞿弦和强调——文工团一直没有直接反映煤矿生产的作品,希望这次创作不辜负八百万煤矿工人的希望。瞿团长点名叫我上台发言——之前他刚给我布置了这个创作任务。我说我了解矿山,一个普通人在井下能干一辈子,我都觉得他了不起了,能当上劳模那更是拿命干出来的。只是我目前还不理解他为什么会选择留下来。如果我能够找到他留下来的理由,这个剧本就可以写出来了。

        我又去了矿区,一“扎”就是一个月。第一次见到苏德福,大高个儿,山东大汉,却像被“押”来的,我问什么,他只低着头点头,很害羞,大概是采访接受多了,偶尔回答也比较像“套话”。两三天后,我们俩熟起来,苏劳模“活”了,原本一口山东话的他,突然英语和粤语全都成串蹦了出来,与刚见到时判若两人。每天他走到哪儿,我都跟着,闲下来就聊天。他给我讲他小时候如何淘气,怎么和小伙伴开party……讲他刚回到山东时,“穿得漂亮,吃得好,他们都不和我玩,叫我小华侨。”他说他当时为了能加入少先队戴上红领巾,天天想去“做好事不留名”,专门守在坡底下帮人推车,可别人谢过他还是叫他小华侨。

        与他和周围人的无数次“闲聊”后,我觉得我找到了他“不圆国外黄金梦,甘在矿山写春秋”的理由:这是一个逃避孤独的选择!刚到国内时,他因为“不一样”而与周围格格不入,因为“不一样”而孤独。在那个年代,人家都是红领巾,他不是;人家都入团,他不能。被招到矿区后,他终于不孤独了,因为在地下800米深处,随时可能有塌方、冒顶、瓦斯爆炸、透水等致命威胁,人和人的关系反倒是平等的,只要你肯干能干,友爱互助,就会被接受。井下的人际伦理是“只有同生共死的,没有见死不救的。”苏德福在最艰苦的井下,获得了他人生中第一份平等的友情甚至是生死之交,这是他从童年就渴望的。改革开放之后,爸爸来找他回去,但回去后他却再次陷入与环境的格格不入,“出门大家都叫我老板,哥哥弟弟们一直在做生意,多年不见也没啥可说。”回到香港回到家的他再次陷入孤独,所以他回来了,回到了属于他的矿山,回到了他的心之所属。“这里的人,不仅能共难,还能共生死,上哪去找这样的朋友?”

        这个内心成长过程非常饱满。更重要的是,他的生命历程带我们把目光投向了煤矿工人这个人群,让我们看到这群人在如此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形成的人文环境却如此温暖。在苏劳模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通人在煤矿这个环境中经历了怎样的哺育、淬炼和成长,直至成为这群人中的英雄。我们看到哺育他、淬炼他的这群人又是怎样真挚、无私、甘于付出,从他们身上读到那个光荣的专有名词:“中国工人阶级”。

        这个戏在当年非常轰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想说,我在第一部大戏创作时的创作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坚持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努力探究“事迹”背后的内在理由和精神实质,并将之转化为令人信服的艺术形象。

        人物链接:

        冯俐,国家一级编剧,现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曾获曹禺剧本奖、电视剧飞天奖等。著有《山羊不吃天堂草》《中华士兵》等戏剧作品二十余部、电视剧近三百集、出版长篇小说、散文集、评论集四部,多次担任国家重大文化活动主创。

        (作者:冯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