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12日 星期一

    “我们离心中的英雄更近了!”

    作者:本报记者 尚文超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12日 09版)

        《少年曹火星》剧照  资料图片

        “兄弟们,摔枪!”六个小演员从“悬崖”上“一跃而下”。安静片刻,台下响起热烈掌声,很多观众悄悄擦拭眼泪。

        这是红色校园剧目《青山忠骨》演出中的一幕,它讲述了在平西抗战根据地的老帽山阻击战中,六位八路军战士与日寇英勇搏斗,弹尽后跳崖就义的悲壮故事。

        “我们离心中的英雄更近了!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句‘摔枪’,他们毅然放弃了活下去的机会,六位壮士是真正的英雄。”小演员郑永辰在演出后说。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北京市房山区充分利用身边的红色资源,深入挖掘平西抗战历史,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下,构建德育特色课程,探索青少年学习党史的新模式。房山区教育委员会、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房山区“校园戏剧教育联盟”携区内6所中小学共同开展红色校园戏剧展演季活动,将《少年曹火星》《青山忠骨》《寻找晋耀臣》等6部红色戏剧搬上舞台。

    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进行党史教育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中国大地上已经传唱了70多年,这首传世歌曲就是在房山诞生的。

        1943年,19岁的曹火星和战友一起在平西根据地开展抗日宣传。他目睹了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共产党如何挽救苦难的中国。一个鲜明的主题,在他脑海中升起。在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曹火星满怀激情地创作了这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谱写出反映人民心声和时代真理的最强音。这首歌曲原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毛泽东看后建议添加上“新”字,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歌名。

        本次红色校园戏剧展演季活动中,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学生表演了剧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将这首歌的创作过程搬上舞台。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学生则用剧目《少年曹火星》讲述了曹火星的成长历程和坚定信仰。

        “我们开展党史教育,首先挖掘利用的是房山区本地的红色资源。这样减少了学生和历史之间的距离感,让他们对英雄人物更有亲切感、更添自豪感。”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研究室主任刘猛说。

        抗战时期,房山区属于平西抗日根据地,这里留下了无数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很多将士曾在这里浴血奋战,老帽山六壮士与日军殊死搏斗壮烈跳崖、抗日英雄晋耀臣被日军逮捕后宁死不屈的故事在这里代代流传。

        扮演曹火星的小演员赵泽旭在一次“人物小传”作业中写道:“曹火星,我很佩服你的勇敢,你才跟我一样大就能参加革命,真希望我也能加入中国共产党。”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学生家长表示,让孩子们深入学习党史太有必要,孩子们应该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创新模式让红色教育走进青少年内心

        6月25日早上5点,参加演出的小演员们便来到化装间里化装,穿上破旧的衣服,脸上涂满泥巴、“伤疤”,没有一个小演员抱怨。

        之前当老师说要选演员时,房山区良乡第二中学的李浩然强烈要求参演,老师说:“你身形有些胖,不太适合这些角色。”酷爱美食的李浩然说:“老师,我减肥!”

        老帽山六壮士初定由六位男生参演,而女生刘紫珊也想参演,她努力模仿男生的形态和神态,最终如愿成为女版“壮士”。

        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研究室教研员、“校园戏剧教育联盟”负责人刘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戏剧激发学生们参与的热情,架起当代学生与红色革命历史的桥梁。”

        赵泽旭开始总是演不出曹火星的样子,“当我反复揣摩他的内心,设想那个年纪的他面对全国的抗日形势,心里在想什么,我更深刻地理解了那个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坚持与信仰,表演自然也就有了精气神。”

        小演员杨硕的妈妈在观看演出后激动地发了条朋友圈:“孩子们了解革命历史,理解革命精神,每个孩子的感受力、表现力都有很大提升,这样的模式,让孩子距离党史更近了一层。”

        红色戏剧展演季自六一儿童节拉开帷幕,从6所学校校内展演,到区域展演与录制,通过网络媒体播放,很多学生即使没有亲身参与其中,也有了切身的感悟。

        “我们这一代从小生活在优渥的环境里,不知历史怎样走来。其实历史离我们很近,学习党史让我理解了我们的生活并不是天然如此,我会更加珍惜,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房山区北潞园学校初一年级学生梁冰说。

    探索“五育并举”的红色戏剧教育模式

        排演《青山忠骨》时,导演对小演员的台词表达清晰度不满意,在小演员尝试几次仍然没有达到要求时,导演决定换人,让另一个同学来说这句台词。孩子妈妈在台底下感慨:“经过几个月的历练,孩子的抗压能力明显增强了。”

        刘姝说,排演戏剧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全面锻炼了孩子们的自我表达能力、沟通交往能力、集体合作能力,在表演中能够跳出自我、演绎角色,在动手制作道具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戏剧指导教师何畅介绍,演出中所有的道具和布景都是学生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而成。除了表演外,学生们还要撰写人物小传、谱写主题歌曲,编创配乐、剪辑戏剧过程小视频等:“在戏剧排演过程中,同学们获得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让戏剧走进教育,教育融入戏剧,我们在探索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红色革命精神生动鲜活地落实在戏剧课程中。”刘姝说。

        (本报记者 尚文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