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艺事业的创新发展,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近年来,上海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深入挖掘特色资源,依托沪剧等颇具上海特色的文化资源,主动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始终心系人民,在描绘图谱、塑造形象、传递价值的同时,更好地承担公共服务、艺术普及等工作;传承发扬红色精神,用鲜明的红色基因推动实现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伟大使命。
深耕本土文化 打造特色品牌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对一座城市的独特灵魂而言,亦是如此。沪剧作为颇具特色的本地剧种,见证了上海勇立潮头的都市化进程与取得的非凡成就。沪剧诞生于沪郊田间,最初只是乡村田头的山歌,后经过演出形式的演变逐渐发展成为小型舞台剧“申曲”。随着上海沪剧社的成立,“申曲”改称为“沪剧”,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过程中,沪剧发展成为上海一张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名片。
早期的沪剧反映的是农村生活百态与丰富情感;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伴随着上海开埠进程,沪剧大规模吸收借鉴诸如苏滩剧目、江浙民谣等各地剧种的优点,逐步壮大自己,影响日益提升。现在的沪剧文化,蕴含包容开放、高度融合的“移民”文化特质,体现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品位和时代潮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进入新时代,立足于海派文化,汲取众家所长,在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氛围中,沪剧不断在守正中探索创新,已发展成为独具上海地方特色的本土文化代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沪剧创作不断深化内涵,提升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核心能力,努力把当代国际大都市发展进步和人民群众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上海精神、上海价值、上海力量阐释好。
扎根人民 服务文化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艺术创作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永远保持顽强的生命力和高超的创造力。沪剧在演进过程中,虽然曾经历过贵族化、庙堂化等曲折倾向,但在党的领导下,最终坚守住“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底色,坚持职业化和大众化发展道路,不断探索创新,从而既能保障沪剧文化的繁荣发展,彰显艺术之美,也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文化生活需求。
近年来,沪剧持续深化走好“群众路线”新实践,在推动海派文化大众化进程中,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社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体验感、获得感、幸福感。如2020年暑期,举行沪剧体验活动,邀请小朋友参观沪剧传习馆、扮演沪剧角色、学唱沪语童谣,在引导青少年欣赏上海文化、了解沪剧精髓的同时,为沪剧的发展、传承播撒种子;2021年春节期间,举办“文化进万家 沪剧贺新春”新年慰问演出活动,上海沪剧院院长和一批国家一级演员深入基层演出,为疫情防控期间留沪的广大市民群众带去新春问候;上海沪剧团通过举办沪语班、沪剧节以及与一批高校联合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持续传播高雅艺术文化,唱响上海“好声音”,受到上海市民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这些都充分表明,走好新时代文化艺术创作“长征路”,必须紧紧围绕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把充满真情实意的高雅艺术传递到人民群众的心坎里。
传承红色精神 讲好中国故事
上海是一座红色城市,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是沪剧创作的丰厚土壤。近年来,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播,上海各沪剧院团开展了沪剧红色经典剧目展演、沪剧红色经典海报图片展、“百年辉煌 童心向党”少年儿童沪剧合唱展演等一系列活动。在具体剧目方面,推出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新编大戏《壹号机密》、全明星版沪剧《陈毅在上海》等系列精品力作。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茅善玉带领一批沪剧表演艺术家,走进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演出,引导他们用艺术表达对党和国家、对英雄先烈的感恩之情,引发高校师生广泛热议。不仅如此,沪剧创作还积极融入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主题,将感人故事搬上舞台,在带给观众心灵教育的同时,拓展艺术创作的宽度。
以沪剧为代表的上海本地剧种在传承发扬红色文化的同时,还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开展海外演出和网络演出,加大国际文化传播,面向世界讲好上海故事、中国故事。
当前,上海正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精心塑造一批海派特色突出、城市特质彰显的国际国内知名文化品牌,以“五年百部精品工程”为抓手展示海派文艺高峰,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这必将为沪剧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作者:夏江雯,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