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话节气】
小寒一过,便当真来到了寒风刺骨的隆冬——街上的人们个个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双手插进衣兜,恨不得只露出两只眼睛。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倒数第二个,也是进入冬季后的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言:“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虽然小寒代表着“天渐寒,尚未大冷”,但人们常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小寒节气正是在“二九”“三九”的时段,在北方地区更是有着“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的说法。
小寒有多冷?唐代诗人杜甫说,“汉时长安雪一丈,牛马毛寒缩如猬”。诗人李贺则看到,“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濛天”。而在今人范杰的画作《鲁山雪晴图》中,雪后的鲁山银装素裹,显得澄澈清透。千树万树上挂满的“梨花”,给素雅的冬天装点了一份灵动。画者把目光聚焦于崇山峻岭的一角,用特写的方式展现出自己体悟到的冰雪世界。幽谷之中万物寂静,若是能听见声响,想来一定是哪棵树上的老枝没能禁得住皑皑白雪的重量。
对于孩童来说,寒冬的寂静与他们无关。他们从不会因为大雪封路而感到困扰,那是季节赐予的一片童话王国。忘掉天气的寒冷,冬日的乐趣胜过一切。插画师木壳人便把嬉笑打闹的童年糅进了画中。不需太过精致,简易的木板就是女孩最时尚的雪橇,一只呆鹅载着她和心爱的猫儿一起冲下山坡。玩得野了,也全然不觉双手冻得发痒。属于孩子们的山谷里,总是回荡着清脆爽朗的笑声。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这样的光景里,捧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岂不幸福?戴树良的民俗画《小寒》中,人们在蜡梅枝下排起了长队,一碗热粥让大家不惜在寒冬里露出双手,有了它仿佛就有了抵御低温的“神器”。为大家分食的僧人面前,炉火“噼里啪啦”烧得正旺,夹杂着香味的热气从锅口蒸腾而起,似乎马上就要冒到画外。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民间的饮食也都以滋补为要,腊八粥正是最为有名的一种。而在老百姓的美食记忆里,糖炒栗子、羊肉火锅、烤红薯……也都为寒冬增添了一番温暖的香甜。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古人认为,小寒时节虽然寒冷难耐,却即将迎来冬春相交的时分。因此说小寒有三候:雁北乡,鹊始巢,雉始鸲,鸟类已从寒冬中率先感受到春的气息。
天地清冷,万物雪藏。隆冬数九,新岁将至。透过清冽的空气,窗外的一切都变得清清楚楚,建筑与建筑间穿梭着看不见的寒风,但一切又仿佛都是静止的。可实际上,时光正在这样的“停滞”中悄悄孕育着新生。
(作者:李笑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