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战略全局,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论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治国理政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指路航标。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4月在新疆考察时强调,少数民族孩子双语教育要抓好,学好汉语将来找工作会方便些,更重要的是能为促进民族团结多作贡献;2015年8月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全国特别是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坚定不移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指明了方向,可以从根本上打破部分边远地区群众因语言不通形成的沟通障碍,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2019年9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努力提高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壮年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进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获得更好发展机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的演讲中,阐述了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理念:“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这既是十七届六中全会“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对国际社会的一次宣传,也是在2015年5月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关于“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思想的形象化表达。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曾走访台盟中央,勉励工作人员学习闽南话,以便与台湾交流更亲切。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兼顾,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各民族语言文字,普通话和方言,规范汉字和繁体字、异体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外语之间的关系,积极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014年5月,在参观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时,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书法课必须坚持”。2016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提出“深入研究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继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树立文化自信,擦亮中国人的鲜亮底色。
加强语言文化国际交流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交往中,多次谈到各国间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性,2014年3月在同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教师代表和学习汉语的学生代表座谈时指出:“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学会不同语言,才能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进而客观理性看待世界,包容友善相处。”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就要求我们加大与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化交流合作以及中外人文交流,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加强中西方比较研究,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努力提升中文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加强国际中文教育,增进中外沟通理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论述,既高屋建瓴,又紧密结合国情,立足于解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中面临的新课题,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方位关注并指导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深刻揭示了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鲜明特征和丰富内涵,深刻阐述了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作用和使命担当,蕴含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勇于担当、履职尽责,推动语言文字事业创新发展,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作者:张世平、洒强,分别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原所长、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