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26日 星期二

    以“全健康”理念构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

    ——访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省长沈晓明

    作者:本报记者 王晓樱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26日 13版)

        【两会访谈】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这次应对疫情,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来一些短板和不足。我们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对此,曾长期躬耕于医疗卫生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省长沈晓明深有感触,他说:“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海南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国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复学,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恢复正常。但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海南因卫生事业基础薄弱、欠账较多,暴露出了较多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

        沈晓明代表列举了一系列数据。海南医疗资源短缺,医疗水平相对偏低,全省每千人拥有病床4.79张,比全国少1.24张,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包括助理医师)2.38人,比全国少0.21人。海南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底子差、基础薄,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人员不足、学历偏低、专业不对口等现象比较普遍,全省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0.88人,比全国少0.73人。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临床医生公共卫生知识缺乏、公共卫生人员对临床工作了解不够等问题十分突出。此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够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不够完善,医疗保险和救助体系不够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等,这些都是海南要加快补齐的短板。

        如何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沈晓明代表认为,首先要多维度提升公共卫生设施应急能力,包括开展县级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在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把医院的发热门诊、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建设成合格的“前沿哨所”;在公立医院建设改造中预设应急空间,在新建公立医院预留应急改造空间,在空地和绿地预埋排污、供水、供电、通讯和医用气体管线,应急时可快速搭建临时病房,可快速将部分普通病房改造成负压病房。

        除此之外,沈晓明代表认为还需要布局一批有可能改造为应急用途的公共设施,在公共设施建设中,按照“平战结合”的要求为应急化改造预留空间,以便应急时具备建设成为方舱医院、隔离场所的能力。正处于建设前期的海南省委党校新院区项目,按照“平战结合”的要求更新了建筑设计和施工图纸,道路系统、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等都按照方舱医院的要求来建设,电梯也换成了医用电梯。

        前段时间,海南依托全省大数据中心建设了“海南健康一码通”系统,截至5月23日,领码用户覆盖常住人口数的123.95%。据介绍,这个系统能够精准识别领码人员健康状况,实时掌握发热门诊患者和进出岛人员轨迹,有力支撑了海南疫情防控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化管理。

        沈晓明代表透露,海南下一步将在“健康一码通”的基础上构建电子健康档案,让每一个海南人的电子健康档案都与其电子病历无缝衔接,病人在不同医院就诊时,医生都可以按权限获取、共享病人的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并接受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管。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也让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全健康”理念。“全健康”理念关注人类、动物和环境的关联性,强调从“人类—动物—环境”的整体视角解决复杂健康问题,从而提高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整体效能。沈晓明代表表示,目前海南已经谋划开展“全健康”工作,这是加强海南公共卫生事业的抓手之一,正在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和国际组织的支持,输入新理念、新体系、新想法,以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切入点,在体制机制创新、跨学科联合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建立起“全健康”体系。

        沈晓明代表介绍,为提高临床医生的公共卫生素养,海南还将实施临床医生公共卫生硕士培育计划,加快形成一支医防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希望通过未来五年的努力,使海南的公共卫生体系迈上一个新台阶,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如果以上目标都能实现,将来再遇上突发疫情,海南就能快速反应,科学高效地调度全岛医疗卫生资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本报记者 王晓樱)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