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手记】
基层医疗机构是基层应急防控体系的核心组织,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好地服务当前疫情应急防控工作,基层医疗机构可从多维度出发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
首先,强化疾病诊治能力,实现疫情应急防控网底功能。本次疫情暴发后,基层医疗机构在社区发热患者筛查、密切接触人员管理、社区广泛动员和宣传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综合性医院主要负责确诊患者救治工作的防控形势下,基层医疗机构应该强化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在家门口解决居民健康问题,减少居民长距离出行和由此带来的感染风险,实现其疫情应急防控网底功能。
其次,提升组织协调能力,发挥疫情应急防控联动协同作用。我国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建立了富有成效的联防联控机制,基层医疗机构在基层防控体系内部需要发挥其医学专业特长,将上级疫情防控部门部署的各项防控工作向基层党组织、街道居委会等进行专业性解读,使其充分理解工作要求。在联防联控体制内,基层医疗机构向下需要协助基层党组织、街道居委会等将各项工作下沉到社区,落实到居民,向上需要与上级疫情防控部门积极沟通,及时汇报区域内防控工作实际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以上工作需要基层医疗机构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跨部门、跨机构合作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其在疫情应急防控中的联动桥梁作用。
最后,重视公众风险沟通能力,积极参与疫情应急防控舆情引导工作。基层医疗机构与社区居民的联系相较于综合医院更为紧密,因此应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对居民的健康教育,并做好风险信息共享,提升社区居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尤其是在网络媒介非常普及的社会环境下,虚假信息的广泛传播极易引发公众恐慌,从而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稳定以及政府公信力。基层医疗机构在进行传统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应重视新兴媒介和网络信息技术在公众风险沟通中的灵活运用,积极参与疫情应急防控舆情引导工作。
(作者:殷晓旭,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教授)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晓、王斯敏、李婷、蒋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