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说】
我是一名90后,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长大。深圳以经济快速发展闻名,同时也是志愿者服务超前的城市,是首个率先实现无偿献血的城市。由于舅舅在无偿献血流动车上工作,我10岁的时候,暑假就在献血车上做义工。
这样的经历,在我们这一代身上并不少见。我从美国留学回来后创立了名叫“老土”的社会企业,去年在做留守儿童与城市融合的环保教育项目中,就有在美国留学的校友提出想参与志愿服务,也有大学同学发来消息:“你们需要志愿者不?我的工作之余需要一些做志愿者的时间来充实自己。”
对于90后来说,参与志愿服务已经成了自我身份认同和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这与我们成长的时代有关。我们的成长伴随着城市化的急速推进,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远。但追求物质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于是,深圳的白领群体、来深生活的老年群体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中。这样的社区联动,在过去十几年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塑造了大城市中独有的志愿服务现象。
在20年间,志愿服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08年汶川地震后,全国的志愿者前往地震灾区,变身全职、专业的公益人士。志愿者将志愿服务变成了一份事业。
社会转型发展的今天,十分需要这样专业化的公益组织。志愿服务的概念延伸到慈善、公益、再到新型的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这个过程是让志愿服务所辐射的社会议题更加体系化、专业化。
人们参与志愿服务是为了实现内心的充实。在老土的团队里,有不少同事是之前的志愿者,在共同的价值认同下,我们一同工作。我的95后同事说:“我不那么在乎钱,我认可我们做的这件事。”甚至在艰难的创业初期,我三番五次劝她做其他项目赚外快,她坚定地告诉我:“我要做我感兴趣的。”
当然,光有初心远远不够。我们在做传统公益项目时,为了筹集资金经常需要将精力花在很多无谓的事务中。
在公益项目中,人员工资是相对有限的。普通行业里四五个不同的岗位,在公益行业通常是一个人的工作,这就要求有很强的快速学习能力。
保持初心的人们在艰难中积极探索,一种新的模式逐渐形成——社会企业。社会企业主张用商业模式扩大公益影响,但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商业与“初心”难以权衡的时候。
志愿服务的发展需要时间,过程却是快乐的。参与者获得精神满足,大家共同为社会发展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90后愿意与大家共同推动社会治理进步,让生活更加美好。
(作者:罗易,系2018深圳十大好青年、社会企业老土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