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16日 星期六

    那一年,我陪山区的孩子一起追梦

    作者:周亚星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16日 07版)

        【志愿者说】

        记得大二的那个暑假,为期半个月的支教结束时,我看到了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眼神。在颠簸的山路上,我下定决心,倘若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陪伴山区孩子追逐梦想。于是在本科毕业后,我毅然选择加入由团中央、教育部联合组织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前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扶贫。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从1998年开始组建,累计派遣了近两万名志愿者前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20年的爱心接力从未中断。每一届研支团的志愿者们都坚持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2017年8月31日,我们跟随前辈的脚步第一次踏上了昭觉这片热土。昭觉县,山鹰的坝子,这里是国家级贫困县。我们的初心,便是为孩子们筑梦,并用这一年时间和他们一起逐梦,哪怕能陪他们朝梦想前进一点点,我们都是成功的。

        首先是情感相迎,然后才是教学相长。在开展工作之前,我们先和班里的学生成了最好的朋友。学生家里养了几头猪、几头牛,有几个兄弟姐妹,有什么爱好,都非常清楚。在这基础上,我们快速借鉴学习当地老师教学经验,为学生们制定出了一套高效、有趣、适用的教学方法。并且利用大学资源为孩子们开设了“云上花开”网络课程,让他们每周都能与视频另一端的老师、大学生们互动学习,开拓视野,沟通了来自大山内外的声音。

        教学之余,我们总想着多为彝区孩子们做些事情。这一年实践每分每秒都很宝贵。我们放弃休息娱乐的时间,坐面包车走山路到昭觉乡下的学校去走走看看,调研那里的孩子还需要什么。一年来,昭觉县45个乡,217个行政村处处活跃着我们的身影。在拿到一手的调研资料后。我们就立刻开始联络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企业、机构,将孩子们的需求发送给他们。最终,争取到了一套套棉被、一件件棉衣、一个个书包,看着孩子们天真灿烂的笑容,我们感觉劳累和疲惫一扫而空;当一笔笔奖助学金发放到孩子们的手上,让他们能够安心读书,不需要急着去打工时,我们也替孩子们感到开心;当看着乡下的孩子安稳地走在我们为他们募集善款重建好的过河吊桥、坐在我们为他们寻找资金修缮的宽敞明亮、全新稳固的教学楼里认真听课时,再苦再累,一切都值得。

        一年下来,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我们也通过志愿参与扶贫工作让当地近3000名彝族学子受益。有苦有泪,但我们从来没有懈怠,正如经常在脑海中响起的我们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团歌歌词一样,“我们是青年志愿者,无悔这旅途,放飞青春,点燃爱的温度。”支教一年,志愿一生。

        现在,已经离开昭觉一年,我依旧牵挂这片土地。返校后,我们每个人继续把志愿服务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积极号召周围的同学投身志愿服务,带动他们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感受新西部,建功新时代,让服务的旗帜飘扬千里,让志愿的火焰生生不息。

        (作者:周亚星,系浙江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昭觉团团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