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公寓管理员章学青与其他6位教授、博士一起被聘为学校“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此新闻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媒体和网站纷纷跟进报道。章学青的“育人之道”是大学课堂教育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立德树人,绝不只是书本知识的答疑解惑,还含有关于做人做事,责任与爱心的很多意蕴。“言教不如身教”,记者在浙江高校采访,就遇到了几位与章学青一样的“神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身边的学生,继而在育人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杭电宿管阿姨汤杏芬
6年创作6部小说
一位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宿管阿姨,居然在工作之余,用6年的时间写下6部中长篇小说共计200万字。这位“神一般”的人物就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宿管阿姨汤杏芬。
这些小说发表在19楼和红袖添香等网络平台上,其中最热门的一部点击量达到44万人次。《浮萍本无根》是汤阿姨的得意作品,小说以亡者的视角追述了两个家族的辛酸血泪史。这部小说在杭电朋友圈走红以后,杭电的一些老师也被她“圈粉”。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范江涛认为汤阿姨的写作风格“无招胜有招”,故事很“接地气”,让同是农村出生的他很有共鸣。“很多故事不是用绚烂的方式表达出来,而是像一个老者在喃喃自语,把这些故事讲得直击人心,我觉得这是最高明的做法,让人感触很深。”
中国美院保洁师傅解中慈
水枪书写艺术之梦
去年年初,中国美院的保洁师傅解中慈火了一把——他把平常的干活工具高压水枪作为毛笔,挥“毫”所到之处,劲道的笔锋令不少网友惊叹。
解师傅没有受过专业的书法训练,用高压水枪也能“写”得一手好字,全凭对书法的满腔热爱。尽管自己有着天赋与兴趣,但解师傅却因为家里条件太艰苦没能专注求学,这是他最遗憾的事。在眼镜店当过销售,在超市里当过保安,打工的地方变了无数次,唯有练字这件事,他始终没有放弃。
岁月变迁,小解变成了老解,他来到中国美院,成为一名保洁员。如今,听着上课下课的铃声,解师傅觉得自己离向往的艺术梦又近了一步。他想对校园里的年轻人说:“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与其犹豫彷徨、东奔西走,不如即刻,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只管去做,不犹豫、不等待。”
浙财大宿管大姐施珏玲
两年跑了13场马拉松
每天清晨,在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校园内,一位跑步达人穿梭在校园的马路上。这位戴着运动手表、身着运动速干衣裤奔跑者,乍一看以为是一名大学生,谁能想到她的真实身份竟是一位宿管阿姨,已经45岁。
她叫施珏玲,平时同学们都管她叫“桔姐”。一旦跑起来,风一样的桔姐就有了另一个称号:“追梦人”。她进学校才两年,就从零基础飞跃到了全程马拉松达人。颜值高、兴趣时尚的她,完全颠覆了学生心中“宿管阿姨”的刻板印象,征服了一帮“小粉丝”。两年来,她共参加了13场马拉松比赛,1场越野赛。
马拉松达人的精神感染了年轻人,学生马拉松社团找她搞起了联谊。学院开展阳光跑活动,施珏玲的兴趣派上了大用场。“我非常支持这项活动,同学下课后都不再宅在宿舍,会主动来到室外锻炼身体。”她笑着说。在她带动下,学生们参加阳光跑的积极性更高了。
浙工大食堂何师傅
假条诠释孝亲之理
2017年12月底,浙江工业大学的学生们在食堂看到了一张“请假条”,写假条的是食堂何师傅。
他这样写道:“我周三周四调休。母亲大人10月20日去世至今,心一直好疼,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天真的好冷,同学们有否给父母问寒?如果还没,赶紧打电话,好好地用行动去孝敬给予你生命的人。不用计算他们给予你多少爱,就算你对他们付出再多再多,也永远比不上他们给你的多。”
失去母亲悲痛多日,至今有感,何师傅用一个“疼”字,朴素地诠释了什么叫“爱父母,深入骨髓”。回看这几百字的假条,充盈着年长者的思考,一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真情流露,是悉心教诲。他深知尽孝的重要,更深知及时尽孝的重要。
(本报通讯员 马悦 本报记者 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