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中共中央从全国抗日战争的发展局势和战略需要出发,作出了建立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战略决策。作为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历史影响,而且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击外来侵略并取得胜利的重要见证,谱写了蒙汉民族团结一心、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日前,由中国歌剧舞剧院与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联合制作、董妮编剧、沈亮导演的歌剧《青山烽火》,首次以歌剧的形式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开辟、发展、坚持斗争和最后胜利的历史完整呈现在了舞台上,以宏大壮美的气势、昂扬激越的情感、真实细腻的表达完成对这一历史的书写,为抗战题材歌剧创作积累了宝贵的创作经验。
“为什么要建立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大青山的抗日运动取得胜利的根本是什么;蒙汉人民又是如何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外侵的?”这是历史的追问,也是该剧的创作者需要用艺术方式解答的课题。从目前的舞台呈现看,不管是一度创作对文学性和戏剧性的匠心追求,还是二度创作对演出完整性和艺术性的精心创造,《青山烽火》都较好地完成了“缅怀抗战先烈,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的立意主旨,实现了“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的艺术诉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结合”上:
首先,是革命叙事与个体叙事的结合,即将个人对信仰的追求、对理想的坚守、对进步的渴望,与国家的进步、民族的独立、民族的团结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为基础,完成了该剧主题的建构。《青山烽火》将故事的背景设置在全国和绥蒙的抗日战争大背景下,以八路军挺进大青山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为故事主线,正面表现了英勇的大青山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克服天寒地冻、物资奇缺、日伪军疯狂扫荡等一切艰难险阻,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历史。这是后人不应忘却的历史。该剧没有停留在对历史真实的文献式解读上就史论史,也避免了对历史过于简单化的二元解读,而是将着力点落在了人物的身上,通过刻画老楚、乌日娜、哈图等不同个性的人,以及他们对信仰的追求、对进步的要求、对榜样的追求,展现了个体在民族危难之际的选择与坚守,彰显了革命者的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其次,是雄浑、高亢、激昂的时代乐章与细腻、含蓄、真诚的情感表达的结合,即将细致的情感抉择贯穿于宏大历史叙事、民族命运的走向中,以此为基础,完成了全剧艺术风格的建构。波澜壮阔的抗日岁月与大青山地区独特的民族气质、地理风貌,让《青山烽火》始终蕴涵着一种雄浑、激昂的气势,呈现出一种壮阔、辽远的气象。这是时代的呼声、历史的回响。然而,就是在这样壮阔的大格局之下,剧作者将细腻、丰富的情感编织其中,用多层次的人物关系、巧妙的情节构思,完成了对人物心灵世界的审美观照和抗战精神的艺术表达。剧中,我们可以看到老楚、乌日娜、哈图之间隐晦的爱情,安钦与哈图的兄弟情,老楚与哈图之间的战友情,更可以看到八路军与当地蒙古族群众之间的军民鱼水情,蒙汉人民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革命豪情等。其中,写得最细致、最打动人心的,便是老楚、乌日娜、哈图三人之间的情感。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革命与爱情如何选择,个体的情感如何处理,之前不少此类题材作品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剧作出了革命事业高于爱情的选项,为了抗战大局、民族团结,老楚隐藏对乌日娜的感情,最终牺牲在战场上。但这并不意味创作者舍弃了对人的情感的揭示。恰恰相反,在对每个人内心世界的书写上,该剧赋予了处于艰难抉择中的每个人充分表达的空间,让他们的选择既合乎历史情境,又体现了不同的个性特点。以第五场为例,静谧的夜晚,雪花飞舞,月色朦胧。同样是望月,老楚“心中一片清醒”,“要走过心里的长征”,决定留下来与哈图并肩战斗,放下对乌日娜萌生的爱情;乌日娜“心中热浪翻涌”,“总想对你说点什么”,却羞于说出口;哈图则“心中十分不宁”,摆脱“忧伤的心情”,祝福他们,“革命路上携手同行”。剧作让三人分处不同的空间,以独唱与三重唱相结合的方式竞相表达,不仅使每个人的选择具有了情感的合理性与现实的必然性,也让观众更加理解并尊重他们的选择,感受到他们身上的责任与担当。
再次,是正史传统叙事与传奇叙事的结合,即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赋予情节以曲折性、传奇性,以此为基础,完成了全剧人物形象的建构。《青山烽火》以线性的时间叙事、严谨的历史架构展现大青山地区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从整体的叙事架构上实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但是在个别情节的设置上,该剧充分吸收、借鉴了《野火春风斗古城》《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等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艺术经验,注重对民间传统叙事养分的汲取,特别是将传奇性的叙事引入到正史的叙事中,从不同的侧面完成了对剧作人物形象的塑造。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乔装智斗、奇袭日寇、狱中营救等熟悉的叙事桥段和场面,还可以看到青年男女之间懵懂而羞涩的感情纠葛与爱情表达,它们的运用不仅充实了情节、呼应了主线,而且有力突出了剧作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让身处斗争中的每个人物真实、可信。比如,在两次乔装与日伪军的智斗环节,老楚临危不乱、机智应对、果敢坚毅,体现了一个参加过长征的“老”革命者的丰富的斗争经验和智慧谋略;同样面对这样的危急场面,乌日娜的表现就显得有些冒失与简单,再加上她对老楚由心怀犹疑到心生爱恋的过程,一个率真、开朗、热诚的青年女革命者形象便呈现在观众面前。
《青山烽火》的编剧、导演皆为女性,她们独特的叙事视角、微妙的情感表达、细致的舞台呈现,使得整部作品阳刚与细腻兼具,豪情与温情并存,始终充溢着浓烈的革命英雄主义与乐观主义精神。该剧的二度创作没有过度铺张地域景观和民族歌舞场面,而是以雄壮粗犷的大青山作为舞台主意象贯穿始终。它一方面烘托出大青山地区险峻、艰苦的战斗环境,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战斗、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挺拔的身姿、不屈的精神,从艺术的表意层面实现了舞美空间呈现与戏剧情境创造、人物性格塑造的统一。而在音乐方面,除了男女主人公几段重要的抒情咏叹调外,该剧以质朴、明朗的蒙古族民歌《小青马》贯穿始终,并将其作为人物情感发展和命运走向的重要伏笔,以“小青马”成长为草原英雄“骏马”的过程,展现了老楚、哈图的战斗经历与精神成长,将音乐的叙事与个体的叙事有效黏合在了一起。
作为一部新晋创作的歌剧,该剧还有不少提升的空间,比如剧中角色的对话,应该尽量遵循人物在特定时代的身份和情感特点,避免过多的宣讲式说教;演员在完成角色任务的同时,需要在表演上仔细揣摩、理解角色,向着塑造典型形象的最高任务努力;舞台上群体的合唱和场面调度,目前看来略显呆板,还需要在增强叙事性与戏剧性方面加以强化。但瑕不掩瑜,该剧已然为抗战题材歌剧创作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希望通过不断地打磨、完善,该剧能够成为大青山不老的艺术见证,让浩然正气永世长存。
(作者:徐健,系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