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论语】
今年以来,房地产企业掀起了一波更名潮。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近20家房企变更了名称,将名字中的“房地产”“地产”去掉或者替换。
这个有意思的细节令人深思,它一方面折射了中国房地产业理性“降温”的行业现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持续的宏观调控下,中国房地产企业开始寻求转型,思考更长远、更理性的发展方式。
鲜活的实践往往映射着理论和时代的印记。从理论上看,住房同时具有资本品与消费品的双重属性,而且消费品属性应当远远大于资本品属性。然而,由于各种非理性因素的膨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市场更多地关注到房地产的资本品属性,忽视了它的消费品属性,片面地将住房视作投机炒作与赚钱谋利的工具。
这种短视行为,也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推向非理性的漩涡之中。不少房地产商捂盘惜售,借机拉抬出售价格;非房地产企业大量涉足房地产,在推升房价中谋得利益;大量个人或投机者借助信贷杠杆结队“扫楼”,囤积居奇并频繁高抛低吸。这不仅导致房价轮番暴涨,大幅抬高了居民的生活成本,也加剧了金融和市场风险。
正因如此,中央明确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准确把握住房的居住属性”,再次透射出决策层的良苦用心。
从更深层次看,多年来房市的畸形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与此同时,由于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供需不平衡、租售结构不合理、住房品质提升缓慢、企业杠杆率过高等问题也困扰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要破解这些产业发展的深层矛盾,就要转变思维方式,从更长远的视角来谋划中国房地产业乃至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看到,一味地推高房价、推高房地产业的泡沫,只会给中国经济积聚更多风险,折损未来发展潜能。房地产高速增长的时代终结、房价回归理性区间,既是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效果,又是广大居民期盼已久的目标。
可喜的是,今年上半年各地出台楼市调控政策累计200次左右,实施限售的城市约50个。正是在“房住不炒”的定位引导下,各地坚持房地产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因城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才有了房地产市场趋于理性、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
眼下,楼市调控正处于巩固“房住不炒”长效机制、完善政策落地的关键期。当此之际,各地应严格把“房住不炒”落到实处,着力建立调控长效机制,促进形成稳定的市场和政策预期,从而推动楼市走向理性回归。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积弊由来已久,长效机制的建立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对房地产所牵涉利益关系的复杂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促进调控方式从以行政措施为主向综合施策转变,形成包括金融、土地、财税、住房保障、市场管理等在内的一揽子政策工具,才能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要制定好长远的地方发展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避免“今天建了明天拆”的现象,提高建筑质量,为绿色发展腾挪更多空间。地方政府要处理好房地产和经济增长、住房消费和投资的关系,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开创财政收入的新途径,寻求转型发展的新空间。可以预见,随着土地供应制度、住房金融体系、房地产税收等一系列制度建设步入快车道,以长效机制引导市场稳预期,将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作者: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