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健康】
生活中,拔牙、补牙等口腔操作很常见,人们往往也不觉得这是什么重要的事。很多人在拔牙后,既不休息也不遵照医嘱按时服药。殊不知,此举可能埋下健康隐患。特别是对于一些患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或者免疫力低下者,有可能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案例:前不久,北京的吴先生带着儿子去旅游,结果在游玩期间,吃饭的时候感觉牙痛难忍,无奈之下,只好就近找了一家私人口腔诊所看牙。检查结果是吴先生的牙必须拔除。拔牙后,医生给吴先生开了些药。由于旅程尚未结束,吴先生继续带着儿子旅游,在之后5天的旅行中,吴先生忘记了吃药。结果刚回到家中不久,吴先生就开始发烧,体温最高时达到38.5度,浑身乏力。
起初,他以为是普通的感冒,遂自行服用感冒药和退热药,体温有所好转,但很快就又再次发热,于是只好来到医院就诊。医生怀疑他肺部感染,用了抗生素,但仍然无法控制发热,病情还出现反复。再次查体后,发现其心脏瓣膜有杂音,心脏超声提示“主动脉瓣赘生物,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通俗来讲就是心脏瓣膜上有大量细菌附着,导致瓣膜关闭不全。最终,吴先生被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只好进行手术,更换了主动脉瓣膜。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心中都会有个疑问,为什么拔个牙却出现了心脏疾病,以至于严重到需要手术治疗?事实上,这个病例充分揭开了口腔、牙齿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关系。
1.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率逐年升高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心脏赘生物造成的疾病。该病的知晓率不高,但实际上,它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临床上并不少见。
人的心脏在结构上有四个瓣膜,分别是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我们的心脏是一个血泵,主要功能就是负责把血泵到全身供给各个脏器,心脏的瓣膜就是血泵的阀门,作用是保持血流向既定单方向流动。如果有赘生物停留在心脏瓣膜上,就会造成心脏瓣膜关闭不严,导致血液回流。赘生物的意思是多余的、额外的、本不应该存在的新生物。出现在心脏里的赘生物,是由细菌、细胞、纤维素等混合形成的。
另外,由于赘生物会不断繁殖扩大,严重时还会吞噬瓣膜,导致穿孔、瓣叶缺失。随着赘生物的繁衍壮大,成批的细菌还会随着血流散播到全身各个部位,同时,分泌的毒素也会扩散到全身,引发非常严重的感染。赘生物如果从心脏脱落,则可能栓塞心、脑、肺等重要器官,甚至导致猝死。可见,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十分凶险的。
2.口腔操作后有必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赘生物难道会不请自来?其实,原因就在之前讲到的那个病例里。
正常情况下,人的口腔中大概含有至少500多种细菌和其他致病菌,最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厌氧菌等,细菌数量上亿。而补牙、修牙、洗牙、拔牙等口腔操作,常常会使局部黏膜产生创面,这些细菌或者致病菌就会随着血流进入血液循环中。细菌进入体内以后,就会很容易附着在心脏瓣膜的附近,经过发展繁殖演变成赘生物。
容易发生这种情况的高危人群一共有两种:一个是本身有器质性心脏病,心脏结构不全的人容易高发;还有就是自身免疫力低下的人,比如说老年人以及一些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接受过化疗的特殊人群,要特别当心。
有人会说,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这些口腔操作,如何做才能避免形成赘生物呢?其实,在进行口腔操作以后,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对本身心脏结构不全和免疫力低下的高危人群而言。这些高危人群在口腔操作之后,应用抗生素绝不属于滥用抗生素的范围。而上述病例中的吴先生,在拔牙后忘记了吃药,也就是没能合理应用抗生素,因此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3.静脉穿刺有可能将细菌带入血液
研究证实,感染性心内膜炎与静脉穿刺也有关。
静脉穿刺就是常说的输液,很多老年人喜欢在冬季做预防性输液,仅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角度来说,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酒精、碘酒这些消毒剂涂抹在皮肤表面,只能消灭皮肤表层的细菌,而皮肤是有褶皱的,所以深层的细菌无法杀灭。当穿刺针进入血管,就很有可能将细菌带入血液中。因此,建议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静脉穿刺。
此外,皮肤黏膜也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关,比如皮肤上长了个疖子,没有很好的处理,也会使细菌侵入到血液当中,进而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
由于口腔操作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关系,在业内是比较公认的,于是,有些人就会担心做胃镜、肠镜,会不会也有更多的细菌,更有可能产生赘生物。但目前,国内外的专家还没有发现和肠镜、胃镜、膀胱镜等相关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也就是说,在这种镜检之后,没有使用抗生素的必要。
延伸阅读
如在拔牙、补牙等操作后,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且持续较长时间,一般在一周以上,或出现反复高热,体温在39℃至40℃以上,且药物难以控制,或同时伴有关节疼痛,皮肤红疹等情况时,应高度警惕感染性心内膜炎。尤其是患有基础心脏疾病者的高危人群,建议尽早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
(作者:陈兴华,系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脏外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