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者说】
我读过杨耕教授的学术专著,如《危机中的重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代阐释》《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为其深刻的思想、严谨的逻辑所感叹。近日读了杨耕2018年出版的学术随笔《理性与激情》时,又为其思想的火花、优美的文字所感叹。这4部著作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均具有纵贯作者个人思想历史的性质。但同中有异。作为学术随笔,《理性与激情》的写作更自由,个人风格更鲜明,更有助于直率表达作者的个人观点和人生体验。就此而言,《理性与激情》的出版,并不仅仅是杨耕著作的数量的增加,而是从一个特定的维度展示了他的思考的痕迹,体现了他的理论的风格。“风格如人”。
一
杨耕是新时期以来具有学术创造力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之一。从《理性与激情》所展示的思考痕迹和理论风格来看,40年来,杨耕之所以一直保持旺盛的思想活力,首先就在于强烈的时代意识和现实关怀。哲学不是“玄学”,哲学家不应是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与人的现实生活绝缘。每一种哲学都是它的时代的哲学,哲学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哲学研究必须关注现实。正如《理性与激情》所言,“哲学研究不能仅仅成为哲学家之间的对话。更不能成为哲学家个人的自言自语,哲学应该也必须同现实对话。以一种面向21世纪的哲学理念引导现实运动,这是当代中国哲学家应有的良心和使命”。这种时代意识和现实关怀使杨耕的哲学研究始终与改革开放保持同步性,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这是其一。
其二,在重读经典中重建经典的理论诉求。新时期以来,时代的变革和西学的泛滥性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状况,杨耕反复申述,真理没有新旧之分,我们不能依据某种学说创立的时间来判断它是否过时,是否具有真理性。但是,杨耕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价值的捍卫并不是抱残守缺,而是通过经典重读实现对经典的重新发现,进而与时代对接,从而“用新的科学和哲学研究成果阐释已成为‘常识’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展现被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所忽视、遗忘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深入探讨、系统论证马克思有所论述但又未充分展开,同时又契合着当代重大问题的观点,使之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这样,重读经典不仅意味着接续了思想的历史,而且更意味着创造了思想的历史。
其三,“吾道一以贯之”的理论续航能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杨耕面对中国思想界的剧烈变化,始终将哲学研究的目标聚焦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使历史唯物主义成为贯穿于他整个哲学研究的轴线。《理性与激情》从一个特定的维度展现了作者在马克思哲学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执着的理论追求和鲜明的体系性。如果说马克思哲学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那么,杨耕在对马克思哲学的创造性阐释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
二
杨耕哲学研究的重要贡献,就是以重读马克思为基础,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重建。透过《理性与激情》所显现的思考的痕迹,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创造性重建的根本环节,就在于他以马克思的实践观念重新激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性。在杨耕看来,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可以将人、社会、自然全面打通的本体论概念。以实践为出发点范畴,从理论上反映人通过实践改造自然、变革社会并重塑自身的过程,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的展开过程;这一逻辑的展开过程,使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内在地结合起来了,即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两个主义”,而是对同一个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表述。
同时,实践是人所特有的生命活动形式,实践的主体是人,而实践的这一主体性使历史唯物主义又内在包含着人道主义的特质,正如马克思所说,新的哲学将是“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这种人道主义,这种“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关注的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关注的不仅是历史规律,而且是人的价值,其理论主题就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理性与激情》指出:“与艺术以形象思维的形式反映现实不同,哲学以抽象思维的形式反映现实,以概念的运动反映现实的运动。因此,哲学是一个‘概念的王国’‘理性的战场’。可哲学又是一个‘价值的王国’‘多情的土地’。与科学也不同,哲学对对象的认识不是止于对其规律的认识,而是必须进入对对象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不仅要知道对象是什么,而且要知道对象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从根本上说,哲学关注的是人在世界中的位置”。这是对哲学本质特征简洁、深刻而形象的阐述。
《理性与激情》这本学术随笔分为“哲学断想”“读史拾零”“读书札记”“思想对话”四辑,体现出从理论思考、历史认知、日常阅读到人生感悟逐步递变的过程。这种安排本身就是逻辑性的、有序化的,具有在哲学与人生之间建立通道的性质;同时也说明,学术随笔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杂”而不乱,在“随笔”中体现着逻辑,在看得见的文字中渗透着看不见的智慧。《理性与激情》给人最强烈的印象,就是理论的穿透性、语言的优美性以及下判断的果决性。比如,在今天这个泛文化时代,人们已习惯于将人类的一切创造性成果都视为文化,但在杨耕看来,文化是人创造的,但不能说人所创造的一切都是文化。据此,他通过清晰的辨名析理,将文化从社会、政治、经济等范畴中剥离了出来,并令人信服地为何谓文化划出了边界。
《理性与激情》在字里行间透示出的强烈的哲学热忱,透示出“理性的激情”与“激情的理性”。对于杨耕来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研究对象,更是信仰的对象。他多次强调“哲学适合我,我也适合哲学”,多次强调“我的专业、事业和信仰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正说明他和他的研究对象在精神信仰层面获得了一体性。也正是因为有这种信仰在,杨耕关于马克思哲学的讲述总是在理性的河床之上洋溢着蓬勃的生命激流,在文章风格上显现出宏大而壮丽、威严而崇高的气象,既启人心智,又开人胸襟。这是一种由信仰主导、理性与激情交并的话语方式,具有交响乐般的节奏和旋律感。这种借助文字传递出的乐感,赋予了《理性与激情》独特的魅力,彰显了马克思的哲学所塑造的人生理念和生活方式,决定了这部随笔迥异于当前诸多的心灵鸡汤和“佛系文学”,展现出积极有为的价值取向。
(作者:刘成纪,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
《理性与激情》 杨耕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